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水产品概述 | 第10-12页 |
1.1.1 水产品 | 第10页 |
1.1.2 水产品的腐败原因 | 第10-11页 |
1.1.3 水产品的优势腐败菌分析 | 第11-12页 |
1.2 水产品保鲜方法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2-16页 |
1.2.1 水产品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生物保鲜剂及其在水产品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天然保鲜剂根皮素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1 天然保鲜剂根皮素的抑菌作用 | 第16-17页 |
1.3.2 天然保鲜剂根皮素的安全性 | 第17页 |
1.3.3 天然保鲜剂根皮素及其衍生物在食品领域中应用前景 | 第17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7-20页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根皮素的抗菌活性及安全性研究 | 第20-28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材料与仪器 | 第20-22页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0-22页 |
2.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页 |
2.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2-24页 |
2.3.1 根皮素抗菌活性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2 根皮素急性毒性的研究 | 第23-24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2.4.1 根皮素的抑菌谱分析 | 第24-25页 |
2.4.2 根皮素对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 第25-26页 |
2.4.3 急性毒性分析 | 第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根皮素对冷藏三文鱼菌相的影响 | 第28-42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8-29页 |
3.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9页 |
3.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9-33页 |
3.3.1 冰藏三文鱼样品前处理 | 第29页 |
3.3.2 菌落总数的测定 | 第29-30页 |
3.3.3 冷藏三文鱼上细菌总D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3.3.4 PCR扩增 | 第31-32页 |
3.3.5 DNA回收 | 第32-33页 |
3.3.6 高通量测序 | 第33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3.4.1 根皮素对三文鱼上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2 细菌总DNA的提取及PCR扩增结果 | 第34-35页 |
3.4.3 测序基本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3.4.4 样品多样性分析 | 第36-37页 |
3.4.5 样品优势腐败菌相对丰度分析 | 第37-38页 |
3.4.6 不同时间的三文鱼样品上的菌群结构的比较 | 第38-39页 |
3.4.7 丰度最大的前50个OTU聚类的代表性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根皮素对冷藏三文鱼的保鲜效果 | 第42-54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材料与仪器 | 第42-43页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2-43页 |
4.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3页 |
4.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43-48页 |
4.3.1 样品处理 | 第43-44页 |
4.3.2 感官评定 | 第44页 |
4.3.3 TBA值测定 | 第44-45页 |
4.3.4 生物胺测定 | 第45-47页 |
4.3.5 优势腐败菌的测定 | 第47-48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4.4.1 根皮素对三文鱼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2 根皮素对三文鱼上优势腐败菌生长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3 根皮素对三文鱼TBA值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4 根皮素对三文鱼中生物胺生成的影响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结论 | 第54页 |
5.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