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加工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工业副产品加工与利用论文

油茶花的营养功能研究及产品开发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1 前言第14-24页
   ·研究背景第14-19页
     ·油茶及油茶花资源概况第14-15页
     ·油茶花品质特征概述第15-19页
       ·油茶花的生物学特点第15-16页
       ·油茶花主要活性成分第16-18页
       ·油茶花中主要活性成分与其品质的关系第18-19页
   ·油茶花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9-21页
     ·油茶花制茶工艺研究第19-20页
     ·油茶花提取工艺研究第20-21页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1-24页
     ·立题依据第21-2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36页
   ·实验材料第24页
   ·实验试剂第24-25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8页
     ·油茶花分级及提取液制备第25-26页
     ·油茶花多酚提取条件的优化试验设计第26-27页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26页
       ·单因素试验第26页
       ·优化试验第26-27页
     ·油茶花制茶工艺第27页
     ·油茶花冲泡工艺第27-28页
       ·样品的处理第27-28页
       ·茶汤中化学成分的测定第28页
       ·茶汤感官品质审评第28页
   ·分析测定方法第28-35页
     ·干燥油茶花中主要指标的测定第28-29页
       ·水分的测定第28页
       ·蛋白质的测定第28-29页
       ·粗脂肪的测定第29页
     ·油茶花提取液中活性成分的测定第29-33页
       ·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的测定第29页
       ·多酚的测定第29-30页
       ·黄酮的测定第30-31页
       ·多糖的测定第31页
       ·花青素的测定第31-32页
       ·氨基酸的测定第32页
       ·儿茶素的测定第32-33页
       ·咖啡碱的测定第33页
     ·油茶花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第33-35页
       ·还原能力的测定第33页
       ·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第33-34页
       ·对·O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第34页
       ·对·O_2~-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第34-35页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第35-36页
     ·数据处理软件第35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35-36页
       ·方差分析第35页
       ·相关性分析第35页
       ·回归分析第35页
       ·主成分分析第35-36页
       ·定量描述分析第36页
       ·模糊评价法第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89页
   ·油茶花的功能性营养成分研究第36-48页
     ·不同品种油茶花的营养品质分析第36-40页
       ·营养指标分析第36-38页
       ·油茶花营养指标的综合评价第38-40页
     ·不同产地的浙江红花油茶花的营养品质分析第40页
     ·油茶花不同发育时期的营养品质分析第40-44页
       ·油茶花不同发育时期的营养指标分析第40-42页
       ·浙江红花油茶花不同发育时期的营养指标综合评价第42-44页
     ·油茶花不同器官部位的营养品质分析第44-47页
       ·浙江红花油茶花各器官部位营养指标分析第44-45页
       ·浙江红花油茶花不同器官部位营养指标综合评价第45-47页
     ·小结第47-48页
   ·油茶花抗氧化活性研究第48-53页
     ·红花油茶花与白花油茶花的抗氧化能力分析第48-51页
       ·还原能力第48-49页
       ··OH的清除能力第49页
       ·O_2~-·的清除能力第49-50页
       ·DPPH·的清除能力第50-51页
     ·相关性分析第51-52页
       ·油茶花抗氧化物质含量与各抗氧化方法的相关性分析第51页
       ·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油茶花多酚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第53-64页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3-56页
       ·提取溶剂的影响第53-54页
       ·乙醇体积分数对总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第54-55页
       ·提取温度对总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第55页
       ·提取时间对总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第55-56页
     ·CCD设计的模型预测及统计分析第56-59页
     ·响应面优化及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第59-61页
     ·回归模型的验证第61-62页
     ·最优提取条件的验证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制茶工艺对油茶花品质的影响第64-72页
     ·不同热风干燥温度下油茶花营养成分分析第64-66页
     ·不同杀青条件下油茶花营养成分分析第66-67页
     ·不同揉捻工序下油茶花营养成分分析第67-68页
     ·不同制茶工艺对油茶花感官品质的影响第68-71页
       ·感官评价指标评分依据的指定第68-69页
       ·不同制茶工艺下油茶花的感官评价第69-71页
     ·小结第71-72页
   ·冲泡条件对油茶花浸出规律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第72-89页
     ·冲泡温度与时间对油茶花品质成分浸出规律的影响第73-81页
       ·冲泡温度与时间对油茶花茶汤中多酚浸出规律的影响第73-75页
       ·冲泡温度与时间对油茶花茶汤中氨基酸浸出规律的影响第75-77页
       ·冲泡温度与时间对油茶花茶汤中总糖浸出规律的影响第77-79页
       ·冲泡温度与时间对油茶花茶汤中咖啡碱浸出规律的影响第79-81页
     ·不同冲泡条件对感官审评的影响第81-85页
       ·冲泡条件对茶汤色泽的影响第82-83页
       ·冲泡条件对茶汤香气的影响第83页
       ·冲泡条件对茶汤滋味的影响第83-84页
       ·冲泡条件对叶底的影响第84-85页
       ·冲泡条件对感官品质的综合影响第85页
     ·冲泡水质对油茶花品质成分浸出率的影响第85-87页
     ·不同水质冲泡茶汤的感官审评结果第87-88页
     ·小结第88-89页
4 讨论与结论第89-94页
   ·讨论第89-92页
     ·油茶花资源存在的问题探讨第89页
     ·油茶花营养价值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第89-90页
       ·主成分分析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第89-90页
       ·模糊数学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第90页
     ·油茶花抗氧化活性与其抗氧化成分之间关系的探讨第90-91页
     ·油茶花冲泡过程中理化成分浸出规律的探讨第91页
     ·油茶花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第91-92页
   ·结论第92-94页
5 创新与展望第94-96页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第94-95页
   ·展望第95-96页
致谢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5页
附录A第105-106页
附录B第106-108页
附录C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乳液搭载姜黄素衍生物提高生物可接受度的研究
下一篇:月见草素B纳米乳液体系的构建及其控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