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问题提出的意义 | 第8-9页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实践意义 | 第9页 |
·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工作压力源 | 第12-18页 |
·工作压力和工作压力源的界定 | 第12-13页 |
·工作压力源的分类 | 第13-15页 |
·工作压力模型 | 第15-16页 |
·挑战-阻碍性工作压力源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工作投入 | 第18-22页 |
·工作投入的定义与分类 | 第18-19页 |
·工作投入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工作投入的前因变量研究 | 第20页 |
·工作压力源与工作投入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心理资本 | 第22-27页 |
·心理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第22-23页 |
·心理资本各维度的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 | 第27-33页 |
·变量概念的界定和测量 | 第27-28页 |
·工作压力源 | 第27页 |
·工作投入 | 第27页 |
·心理资本 | 第27-28页 |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研究设计 | 第29-33页 |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研究工具 | 第29-32页 |
·研究框架 | 第32-33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 | 第33-57页 |
·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34-40页 |
·工作压力源量表的信度检验和因子分析 | 第34-37页 |
·工作投入量表的信度检验和因子分析 | 第37-38页 |
·心理资本量表的信度检验和因子分析 | 第38-40页 |
·相关分析 | 第40-41页 |
·挑战性压力源与阻碍性压力源的交互作用 | 第41-45页 |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45-47页 |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挑战-阻碍性工作压力源的方差分析 | 第45-46页 |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工作投入的方差分析 | 第46-47页 |
·挑战-阻碍性工作压力源对工作投入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挑战-阻碍性压力源对工作投入的回归分析 | 第47-48页 |
·挑战-阻碍性压力源对活力的回归分析 | 第48页 |
·挑战-阻碍性压力源对奉献的回归分析 | 第48页 |
·挑战-阻碍性压力源对专注的回归分析 | 第48-49页 |
·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49-57页 |
·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 | 第49-51页 |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 第51-52页 |
·希望的调节作用 | 第52-54页 |
·韧性的调节作用 | 第54-55页 |
·乐观的调节作用 | 第55-57页 |
第5章 讨论与展望 | 第57-6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7-60页 |
·工作压力源二维结构的讨论 | 第57-58页 |
·挑战性压力源与阻碍性压力源交互作用讨论 | 第58页 |
·挑战-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的关系讨论 | 第58-59页 |
·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讨论 | 第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管理建议 | 第60-61页 |
·研究取得的进展 | 第61页 |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 第61-63页 |
·研究不足 | 第62页 |
·未来展望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