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 主要依据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老年合唱与审美”社会调查与数据 | 第12-21页 |
第一节 “老年合唱与审美”状况调查(以上海 22 个老年合唱团体为目标群) | 第12-17页 |
一 问卷设计思路 | 第12-14页 |
二 对象 | 第14-16页 |
三 问卷文本(见附件) | 第16页 |
四 问卷的发放及数据统计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老年合唱审美需求观察 | 第17-21页 |
一 老年合唱与审美需求相关数据的疏理 | 第17-19页 |
二 老年合唱与审美相关数据的认识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老年合唱审美活动中心理对生理的影响 | 第21-30页 |
第一节 老年合唱审美活动中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综述 | 第21-25页 |
一 老年合唱活动是以“审美”为中心的文艺活动 | 第21-22页 |
二 对老年合唱“健康”一说的错误理解 | 第22-24页 |
三 老年心理生理特征在合唱审美中的综合体现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老年合唱审美活动中心理如何对生理产生影响 | 第25-28页 |
一 重视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是合唱审美活动的关键 | 第25-26页 |
二 心理影响生理的具体数据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节 老年合唱审美的优势与劣势综述 | 第28-30页 |
一 开展老年合唱审美活动的优势条件: | 第28-29页 |
二 开展老年合唱审美活动的劣势条件: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作品与形式的选择方式是体现老年合唱审美主动性的首要环节 | 第30-38页 |
第一节 选曲方式须体现老年合唱审美的主动性 | 第30-34页 |
一 选择所唱曲目应充分尊重老人意见 | 第30-33页 |
二 选择所听曲目更应体现审美主动性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演唱形式亦须体现老年合唱审美的主动性 | 第34-38页 |
一 演唱形式的选择须让老年人更有发言权 | 第34-35页 |
二 演唱形式的多样性能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听唱关系与老年合唱的审美形式 | 第38-46页 |
第一节 以听促唱 | 第38-40页 |
一 调查数据中的“重唱轻听”现状 | 第38-39页 |
二 浏览聆听歌曲有利于促进曲目的选择 | 第39页 |
三 在欣赏中领悟并促进对所唱曲目的审美追求 | 第39-40页 |
第二节 以唱促听 | 第40-44页 |
一 聆听自己的歌队录音进行自我审美评价 | 第40-41页 |
二 在版本比较中“精听”并评价所唱曲目 | 第41-43页 |
三 从所唱曲目扩展至非所唱曲目的审美聆听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听唱比重 | 第44-46页 |
一 注意老年合唱活动中听唱比重的合理关系 | 第44-45页 |
二 听唱结合的审美形式利于开拓老年合唱审美的视野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在合唱过程中设置相关审美环节 | 第46-54页 |
第一节 设定相关审美环节的主要目的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前期设计过程 | 第47-49页 |
一 设置“怎么唱”的讨论会 | 第47-48页 |
二 设置“这么唱”的宣讲会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排练过程 | 第49-52页 |
一 在排练间隙设置反思环节 | 第49-51页 |
二 设置分组重唱享受声部效应 | 第51页 |
三 设置声部互听理解声部关系 | 第51-52页 |
第四节 欣赏体验 | 第52-54页 |
一 设置“美在哪里”的演唱体会交流环节 | 第52-53页 |
二 设置自荐担任“指挥”的成功体验 | 第53页 |
三 设置邀请兄弟合唱团进行定期交流的机制 | 第53-54页 |
第六章 参加比赛对老年合唱审美的正负效应 | 第54-58页 |
第一节 “动力说”与老年人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影响生理) | 第54-56页 |
一 调查中获得的矛盾数据 | 第54-55页 |
二 功利性竞争与老年人心理承受力的矛盾 | 第55页 |
三 突击性增量排练与老年人生理肌能的矛盾 | 第55-56页 |
第二节 淡化参赛有利于促进心理生理双赢的审美效应 | 第56-58页 |
一 以交流代替比赛 | 第56-57页 |
二 快乐合唱,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 第57-58页 |
第七章 扩大老年合唱审美效应的外延 | 第58-71页 |
第一节 促进艺术修养的全面提升——共性外延 | 第58-64页 |
一 从歌曲向音乐扩展 | 第58-60页 |
二 从音乐向各类艺术扩展 | 第60-62页 |
三 从音乐艺术向相关文化扩展 | 第62-64页 |
第二节 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外延之一 | 第64-66页 |
一 促进生理的健康稳定发展 | 第64页 |
二 促进心理健康良性的发展 | 第64-66页 |
第三节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个性外延之二 | 第66-71页 |
一 促进老年人与他人的沟通与协调 | 第66-67页 |
二 促进老年人与家人的和谐相处 | 第67-69页 |
三 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的相融相合 | 第69-71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71-73页 |
附件 1 | 第73-77页 |
附件 2 | 第77-78页 |
附件 3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发表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