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青椒果实采后生理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呼吸强度与乙烯 | 第10页 |
·酶活性变化 | 第10页 |
·营养成分变化 | 第10-11页 |
·果蔬冷害的定义、症状及影响因素 | 第11-14页 |
·果蔬贮藏中的冷害 | 第11页 |
·冷害的症状 | 第11-12页 |
·影响冷害发生的因素 | 第12-14页 |
·果蔬冷害发生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14-16页 |
·冷害对细胞膜的影响 | 第14页 |
·冷害对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第14-15页 |
·冷害对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 第15-16页 |
·冷害对果蔬的生理机制产生的影响 | 第16页 |
·冷害的控制措施 | 第16-19页 |
·贮前冷激处理 | 第17页 |
·程序降温处理 | 第17-18页 |
·间歇式升温处理 | 第18页 |
·气调贮藏 | 第18页 |
·热处理 | 第18-19页 |
·化学处理 | 第19页 |
·水杨酸对果蔬冷害的影响 | 第19-20页 |
·油菜素内酯对果蔬冷害的影响 | 第20-21页 |
·甜菜碱对果蔬冷害的影响 | 第21-22页 |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水杨酸对青椒冷害影响的研究 | 第23-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试验材料及处理 | 第23页 |
·测定方法 | 第23-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SA 处理对青椒冷害指数的影响 | 第26-27页 |
·SA 处理对青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SA 处理对青椒抗坏血酸(Vc)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SA 处理对青椒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SA 处理对青椒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29页 |
·SA 处理对青椒果实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SA 处理对青椒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SA 处理对青椒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 | 第31页 |
·SA 处理对青椒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油菜素内酯对青椒冷害影响的研究 | 第34-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试验材料及处理 | 第34页 |
·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BR 处理对青椒冷害指数的影响 | 第35页 |
·BR 处理对青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BR 处理对青椒抗坏血酸(Vc)含量的影响 | 第36页 |
·BR 处理对青椒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BR 处理对青椒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BR 处理对辣椒果实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BR 处理对青椒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BR 处理对青椒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BR 处理对青椒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影响 | 第4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甜菜碱对青椒冷害影响的研究 | 第42-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试验材料及处理 | 第42-43页 |
·测定方法 | 第43页 |
·Real-time Q-PCR 分析抗氧化酶基因表达 | 第43-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GB 处理对青椒冷害指数的影响 | 第45页 |
·GB 处理对青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GB 处理对青椒抗坏血酸(Vc)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GB 处理对青椒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GB 处理对青椒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GB 处理对青椒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 | 第48页 |
·Real-time Q-PCR 检测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方法的建立 | 第48-50页 |
·GB 处理对青椒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0-51页 |
·GB 处理对青椒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