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网络流行语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第一节 网络语言研究概况 | 第6-9页 |
一、词典及著作 | 第6-7页 |
二、论文 | 第7-8页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及语料来源 | 第9-10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9页 |
二、网络流行语的界定 | 第9-10页 |
三、外文选用语料的来源 | 第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性 | 第10-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创新性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网络流行语的一般特征 | 第12-19页 |
第一节 语言的经济性 | 第12-14页 |
一、简洁化 | 第12-13页 |
二、符号化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形式的创新性 | 第14-16页 |
一、陌生化 | 第14-15页 |
二、游戏化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主体的平民性 | 第16-17页 |
一、草根化 | 第16页 |
二、口语化 | 第16-17页 |
第四节 局部的负面性 | 第17-19页 |
一、不规范性 | 第17-18页 |
二、不文明性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网络流行语的构成类型 | 第19-30页 |
第一节 流行符号 | 第19-22页 |
一、表情符号式 | 第20-21页 |
二、字母式 | 第21页 |
三、数字式 | 第21页 |
四、混合式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流行字词 | 第22-26页 |
一、谐音 | 第22-24页 |
二、汉字拆分合并 | 第24页 |
三、重叠 | 第24页 |
四、借用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流行语句 | 第26-28页 |
一、引用 | 第26-27页 |
二、改编 | 第27页 |
三、恶搞 | 第27-28页 |
四、原创 | 第28页 |
第四节 流行文体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传播及发展 | 第30-41页 |
第一节 网络流行语的形成 | 第30-33页 |
一、热点事件 | 第30-31页 |
二、影视作品 | 第31-32页 |
三、曲艺节目 | 第32页 |
四、网络原创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 | 第33-35页 |
一、网络传播平台 | 第33页 |
二、网络传播方式 | 第33-34页 |
三、传统媒体助势 | 第34-35页 |
四、网络炒作 | 第35页 |
第三节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 | 第35-41页 |
一、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演变的多元化 | 第35-36页 |
二、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 | 第36-38页 |
三、网络流行语的规范化 | 第38-39页 |
四、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预测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附录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