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论 | 第9-2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核心概念 | 第11-13页 |
(一) 进城农民工子女 | 第11-12页 |
(二) 社会化 | 第12-13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五、研究设计 | 第16-24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16-21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第一章 调查结果 | 第24-36页 |
一、家庭系统 | 第24-26页 |
(一) 父母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二) 家庭经济状况 | 第25页 |
(三) 家庭亲子关系 | 第25-26页 |
二、学校系统 | 第26-30页 |
(一) 学习适应情况 | 第27-28页 |
(二) 学习动机与学业表现 | 第28-29页 |
(三) 社会交往状况 | 第29-30页 |
三、社区系统 | 第30-32页 |
(一) 居住区域 | 第30-31页 |
(二) 邻里互动 | 第31-32页 |
(三) 社区活动 | 第32页 |
四、社会相关系统 | 第32-36页 |
(一) 身份认同 | 第32-34页 |
(二) 生活适应性 | 第34-35页 |
(三) 生活满意度 | 第35-36页 |
第二章 问题与原因 | 第36-45页 |
一、家庭系统的问题及原因 | 第36-38页 |
(一) 较低学历和职业地位影响对孩子的教育 | 第36-37页 |
(二) 较差的经济条件难给孩子提供良好环境 | 第37-38页 |
(三) 紧张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 | 第38页 |
二、学校系统的问题及原因 | 第38-42页 |
(一) 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直接影响孩子学习 | 第39-40页 |
(二) 学习动机的功利性容易导致退学和辍学 | 第40-41页 |
(三) 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交往能力较弱 | 第41-42页 |
三、社区系统的问题及原因 | 第42-44页 |
(一) 复杂的居住环境易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 | 第42-43页 |
(二) 邻里关系生疏不利于孩子与同辈群体的交往 | 第43页 |
(三) 社区活动参与度低不利于培养社区归属感 | 第43-44页 |
四、社会相关系统的问题及原因 | 第44-45页 |
(一) 制度因素导致身份认同模糊不清 | 第44页 |
(二) 语言歧视成为生活适应的主要障碍 | 第44页 |
(三) 社保制度不健全导致生活满意度低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对策探讨 | 第45-52页 |
一、针对家庭系统 | 第45-47页 |
(一) 改变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 第45-46页 |
(二) 提高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收入 | 第46页 |
(三) 对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运用个案方法进行介入 | 第46-47页 |
二、针对学校系统 | 第47-49页 |
(一) 规范公立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 | 第47-48页 |
(二) 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部动力 | 第48页 |
(三) 借助小组工作方法增强农民工子女社交能力 | 第48-49页 |
三、针对社区系统 | 第49页 |
(一) 大力整顿社区环境 | 第49页 |
(二) 积极开展社区社会工作 | 第49页 |
四、针对社会相关系统 | 第49-52页 |
(一) 改革户籍制度 | 第50页 |
(二) 加强社会保障 | 第50-51页 |
(三) 提高社会认同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一:进城农民工子女子女社会化调查问卷 | 第58-62页 |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