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零起点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0页
   ·选题原因与意义第7-8页
     ·选题原因第7页
     ·选题意义第7-8页
   ·研究目标与方法第8-10页
     ·研究目标第8-9页
     ·研究方法第9-10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6页
   ·动机的含义与分类第10-11页
     ·动机的含义第10页
     ·动机的分类第10-11页
   ·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第11-13页
     ·Gardner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第11-12页
     ·Do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第12-13页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研究第13-16页
第三章 零起点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第16-25页
   ·调查设计第16页
   ·问卷编制第16-21页
   ·问卷发放与回收第21-22页
   ·被试及其基本情况第22页
   ·统计方法第22-25页
     ·方法选用第22-23页
     ·方法说明第23-25页
第四章 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第25-38页
   ·描述统计第25-31页
     ·总体描述统计第25-26页
     ·动机类型的描述统计第26页
     ·动机变化倾向的描述统计第26-27页
     ·动机变化因素的描述统计第27-28页
     ·教师接近度的描述统计第28页
     ·不同性别的总体描述统计第28-29页
     ·不同年龄的总体描述统计第29-31页
     ·不同身份的总体描述统计第31页
   ·独立样本T检验第31-32页
     ·性别第32页
     ·年龄第32页
     ·身份第32页
   ·配对样本T检验第32-33页
   ·方差分析第33-34页
   ·相关分析第34-38页
     ·动机类型、动机强度、动机变化倾向的相关性第34页
     ·动机变化倾向与变化因素的相关性第34-35页
     ·接近度与动机类型、动机强度、动机变化倾向的相关性第35-38页
第五章 零起点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讨论第38-44页
   ·个体因素对动机各变量、教师接近度的影响第38-39页
     ·性别第38页
     ·年龄第38-39页
     ·身份第39页
   ·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差异第39-40页
   ·成绩和动机各变量、教师接近度的关系第40-41页
   ·其他相关性讨论第41-44页
     ·动机类型、动机强度、动机变化倾向的相关性第41页
     ·动机变化倾向与变化因素的相关性第41-42页
     ·对接近度的讨论第42-44页
第六章 结语第44-47页
附录第47-70页
 附录Ⅰ 独立样本T检验表第47-51页
 附录Ⅱ 配对样本T检验表第51-52页
 附录Ⅲ 方差分析表第52-55页
 附录Ⅳ 问卷中文版第55-59页
 附录Ⅴ 问卷英文版第59-63页
 附录Ⅵ 问卷日文版第63-66页
 附录Ⅶ 问卷韩文版第66-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高级阶段英语母语者汉语阅读策略调查研究
下一篇: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课文话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