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方言语音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江阴的地理人口及语言状况 | 第9-10页 |
·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江阴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 第12-27页 |
·江阴方言声母系统 | 第12页 |
·江阴方言声母(29个包括零声母) | 第12页 |
·江阴方言声母表 | 第12页 |
·江阴方言韵母系统 | 第12-14页 |
·江阴方言韵母(45个) | 第12-13页 |
·江阴韵母表 | 第13-14页 |
·江阴方言声调系统 | 第14页 |
·江阴方言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14-27页 |
第二章 江阴方言与诸家论述的比较分析 | 第27-35页 |
·与《现代吴语的研究》声韵调系统之比较 | 第27-31页 |
·声母系统 | 第27-29页 |
·现江阴话声母与《现代吴语的研究》声母的比较 | 第27-29页 |
·韵母系统 | 第29-30页 |
·现江阴话韵母与《现代吴语的研究》韵母的比较 | 第29-30页 |
·声调系统 | 第30-31页 |
·与《当代吴语研究》声韵调系统之比较 | 第31-33页 |
·声母系统 | 第31-32页 |
·现江阴话声母与《当代吴语研究》声母的比较 | 第31-32页 |
·韵母系统 | 第32页 |
·现江阴话韵母与《现代吴语的研究》韵母的比较 | 第32页 |
·声调系统 | 第32-33页 |
·总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江阴方言历史语音比较 | 第35-56页 |
·声母比较 | 第35-39页 |
·韵母的比较 | 第39-48页 |
·声调的比较 | 第48页 |
·江阴方言音韵特点 | 第48-56页 |
·声母特点 | 第48-51页 |
·韵母特点 | 第51-56页 |
第四章 江阴方言与周边方言的比较 | 第56-66页 |
·江阴方言与苏州方言的比较 | 第56-61页 |
·苏州方言音系 | 第56-57页 |
·声母系统(27个包括零声母) | 第56页 |
·韵母系统(49个) | 第56-57页 |
·声调系统(7个) | 第57页 |
·江阴方言与苏州方言声母的比较 | 第57-59页 |
·江阴方言与苏州方言韵母的比较 | 第59-61页 |
·江阴方言与苏州方言声调比较 | 第61页 |
·江阴吴语方言和江阴江淮方言的比较 | 第61-66页 |
·长征村江淮方言声韵调系统 | 第62-63页 |
·声母系统(21个包括零声母) | 第62页 |
·韵母系统(46个) | 第62-63页 |
·声调系统 | 第63页 |
·江阴吴语方言和江阴江淮方言声母比较 | 第63页 |
·江阴吴语方言和江阴江淮方言韵母比较 | 第63-65页 |
·江阴吴语方言与江阴江淮方言声调比较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江阴话与普通话的比较 | 第66-72页 |
·江阴方言与普通话声母的比较 | 第66-68页 |
·江阴方言声母的变化与普通话的关系 | 第68页 |
·尖团合流 | 第68页 |
·声母的浊音清化 | 第68页 |
·江阴方言与普通话韵母的比较 | 第68-71页 |
·江阴方言与普通话声调的比较 | 第71-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