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冲击 | 第8-9页 |
·我国文化原有的多元性在社会转型期对教育提出新的诉求 | 第9-10页 |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确立为多元的文化资源进入课程提供了平台 | 第10-11页 |
·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问题的思考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梳理 | 第14-29页 |
·课程资源的概念框架 | 第14-20页 |
·什么是课程资源 | 第14-16页 |
·课程资源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16-18页 |
·课程资源的特点 | 第18-19页 |
·地方课程资源 | 第19-20页 |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权力赋予 | 第20-23页 |
·多元文化及其文化观念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启示 | 第20-21页 |
·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理念 | 第21-23页 |
·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 | 第23-29页 |
·多元文化背景中文化的界定及构成因素 | 第23-25页 |
·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 | 第25-29页 |
第3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实考察及问题分析 | 第29-38页 |
·所选案例基本情况的说明 | 第29-30页 |
·西宁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实状况扫描 | 第30-36页 |
·教师对多元文化的态度 | 第31-33页 |
·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 第33-34页 |
·学生在多元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现状 | 第34页 |
·西宁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文本案例 | 第34-36页 |
·西宁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 | 第36-38页 |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价值未获得普遍认同 | 第36页 |
·地方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不均衡性 | 第36-37页 |
·对地方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利用率较低 | 第37页 |
·教师资源尚待开发 | 第37页 |
·教学管理制度的支撑力度尚有欠缺 | 第37-38页 |
第4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 | 第38-44页 |
·协调多元与一元之间的张力改善对多元文化地方课程资源的认可度 | 第38-40页 |
·多元性与一体性有机统一 | 第39-40页 |
·本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 | 第40页 |
·基于课程目标选取适切的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 第40-41页 |
·完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主体职责保障课程资源有效开发 | 第41-44页 |
·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的政策保障 | 第41-42页 |
·改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内外不同系统的互动 | 第42页 |
·改变教师地方课程资源观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 第42-44页 |
第5章 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 | 第44-50页 |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的基本原理 | 第44-46页 |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的基本功能 | 第45页 |
·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的一般原则 | 第45-46页 |
·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 | 第46-48页 |
·坚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质性评价 | 第47页 |
·完善教师评价内容重视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评价 | 第47-48页 |
·关注评价过程恰当运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 第48页 |
·用真实性评价来提高学生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效果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