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释文》同源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引言 | 第9-28页 |
·課題研究意義 | 第9-10页 |
·專書語言研究的意義 | 第9页 |
·《釋文》同源詞研究的意義 | 第9-10页 |
·國内外現狀分析 | 第10-15页 |
·《釋文》研究現狀 | 第10-11页 |
·同源詞研究現狀 | 第11-13页 |
·唐以前專書同源詞研究現狀 | 第13-15页 |
·《釋文》同源詞研究的材料 | 第15-18页 |
·《釋文》版本的選擇 | 第15-17页 |
·《釋文》異文材料的處理 | 第17-18页 |
·《釋文》同源詞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 第18-26页 |
·《釋文》同源詞研究的原則 | 第18-23页 |
·《釋文》同源詞研究的方法 | 第23-26页 |
·同源詞研究的疑難點 | 第26-28页 |
·區分"同源字"和"同源詞" | 第26页 |
·區分"同源詞"和"古今字" | 第26-27页 |
·區分"同源詞"和"通假字" | 第27页 |
·區分"同源詞"和"異體字" | 第27-28页 |
2.《釋文》同源詞研究 | 第28-141页 |
·陸德明與《釋文》 | 第28-29页 |
·陸德明生平概况 | 第28页 |
·《釋文》的主要内容及其歷史地位 | 第28-29页 |
·《釋文》同源詞研究 | 第29-114页 |
·之部[(?)] | 第30-33页 |
·支部[e] | 第33-35页 |
·魚部[a] | 第35-39页 |
·侯部[o] | 第39-42页 |
·宵部[(?)] | 第42-46页 |
·幽部[u] | 第46-50页 |
·職部[(?)k] | 第50-53页 |
·錫部[ek] | 第53-55页 |
·鐸部[ak] | 第55-57页 |
·屋部[ok] | 第57-59页 |
·沃部[(?)k] | 第59-60页 |
·覺部[uk] | 第60-62页 |
·耕部[eng] | 第62-66页 |
·陽部[ang] | 第66-71页 |
·東部[ong] | 第71-73页 |
·微部[(?)i] | 第73-76页 |
·脂部[ei] | 第76-78页 |
·歌部[ai] | 第78-81页 |
·物部[(?)t] | 第81-83页 |
·質部[et] | 第83-85页 |
·月部[at] | 第85-89页 |
·文部[(?)n] | 第89-97页 |
·真部[en] | 第97-99页 |
·元部[an] | 第99-109页 |
·盍部[ap] | 第109-111页 |
·侵部[(?)m] | 第111-112页 |
·談部[am] | 第112-114页 |
·從語音方面分析《釋文》同源詞 | 第114-124页 |
·韵母分析 | 第114-119页 |
·聲母分析 | 第119-124页 |
·從詞義方面分析《釋文》同源詞 | 第124-130页 |
·實同一詞 | 第124-125页 |
·同義詞 | 第125-130页 |
·從語法方面分析《釋文》同源詞 | 第130-141页 |
·轉音的滋生詞 | 第130-133页 |
·同音的滋生詞 | 第133-141页 |
3.對《釋文》同源詞研究的進一步討論 | 第141-144页 |
·《釋文》同源詞的描寫特徵與標記 | 第141-143页 |
·本文尚須深入研究的地方 | 第143-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45-149页 |
附錄 | 第149-203页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 | 第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