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汉泰网络语言比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2 中泰及其他国家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中国网络语言的相关研究第9-10页
        1.2.2 泰国及其他国家网络语言的相关研究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1-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研究内容第11-14页
第2章 汉泰网络语言产生途径及特点第14-20页
    2.1 汉泰网络语言产生的途径第14-16页
        2.1.1 文化传媒第14-15页
        2.1.2 社会途径第15页
        2.1.3 语言和文化途径第15-16页
    2.2 网络语言的特点第16-20页
        2.2.1 创新性和随意性第16-17页
        2.2.2 娱乐性与诙谐性第17-18页
        2.2.3 简洁性第18页
        2.2.4 时尚与流行性第18-20页
第3章 汉泰网络语言的构成与对比分析第20-40页
    3.1 缩略类第20-24页
        3.1.1 汉语网络语言词汇中的缩略词形式第20-22页
        3.1.2 泰语网络语言词汇中的缩略词形式第22-23页
        3.1.3 汉泰网络语言的缩略词对比分析第23-24页
    3.2 谐音类第24-31页
        3.2.1 汉语网络语言词汇中的谐音词形式第24-26页
        3.2.2 泰语网络语言词汇中的谐音形式第26-29页
        3.2.3 汉泰谐音词形式对比分析第29-31页
    3.3 词语变化类第31-35页
        3.3.1 汉语网络语言词汇中的词义变化型第31-32页
        3.3.2 泰语网络语言词汇中的词义变化型第32-33页
        3.3.3 汉泰网络语言词义变化型对比分析第33-35页
    3.4 外来词类第35-38页
        3.4.1 汉语网络语言词汇中的外来词形式第35-36页
        3.4.2 泰语网络语言词汇中的外来词形式第36-37页
        3.4.3 汉泰网络语言外来词形式对比分析第37-38页
    3.5 符号、表情以及表情包类第38-40页
        3.5.1 汉语网络语言中符号、表情以及表情包第38页
        3.5.2 泰语网络语言中的符号、表情以及表情包第38-39页
        3.5.3 汉泰网络语言的符号、表情以及表情包对比分析第39-40页
第4章 汉泰网络语言的问卷调查第40-48页
    4.1 调查问卷及访谈设计思路第40-42页
        4.1.1 调查问卷的目的第40页
        4.1.2 调查问卷的对象第40-41页
        4.1.3 调查问卷的内容第41-42页
    4.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第42-48页
        4.2.1 网络语言的成长环境第42-43页
        4.2.2 网络语言的形成原因第43-44页
        4.2.3 网络语言的传播渠道第44页
        4.2.4 网络语言的生命力第44-45页
        4.2.5 网络语言的使用价值第45-48页
第5章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第54-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俄拟声词对比研究
下一篇: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国工程委员会网站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