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江公司青年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Summary | 第6页 |
1.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21页 |
2.1 激励概念及作用 | 第13页 |
2.2 国内外理论观点 | 第13-18页 |
2.3 青年员工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 第18-21页 |
2.3.1 青年员工的界定 | 第18页 |
2.3.2 新时代青年员工的特点 | 第18-19页 |
2.3.3 青年员工的个性需要 | 第19-21页 |
3.万江公司青年员工激励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3.1 万江公司简介 | 第21页 |
3.2 万江公司青年员工现状 | 第21-26页 |
3.2.1 万江公司人员总体概况 | 第21-22页 |
3.2.2 万江公司青年员工现状 | 第22-26页 |
3.3 万江公司青年员工激励现状 | 第26-28页 |
3.3.1 基于基础需求激励现状 | 第26-27页 |
3.3.2 基于关系需求激励现状 | 第27页 |
3.3.3 基于成长需求激励现状 | 第27-28页 |
3.4 万江公司青年员工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3.4.1 激励形式单一 | 第28页 |
3.4.2 重罚不中赏 | 第28页 |
3.4.3 公平感缺失 | 第28-29页 |
3.4.4 培训培养制度不健全 | 第29-30页 |
4.万江公司青年员工激励因素分析 | 第30-46页 |
4.1 问卷说明 | 第30页 |
4.2 问卷总体情况 | 第30-32页 |
4.3 问卷结果信度及效度分析 | 第32-40页 |
4.3.1 信度分析 | 第32-34页 |
4.3.2 效度分析 | 第34-40页 |
4.4 问卷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4.4.1 不同需求因素满意度 | 第40-42页 |
4.4.2 不同需求因素重要性分析 | 第42-44页 |
4.4.3 主要需求因素重要性与满意度比较分析 | 第44页 |
4.5 问卷研究结论 | 第44-46页 |
5.万江公司青年员工激励机制设计 | 第46-55页 |
5.1 激励机制的目标与原则 | 第46-48页 |
5.1.1 激励机制的目标 | 第46-47页 |
5.1.2 激励机制的原则 | 第47-48页 |
5.1.3 激励机制的设计 | 第48页 |
5.2 完善万江公司青年员工激励机制的具体方法 | 第48-55页 |
5.2.1 基于基础需求的青年员工激励方法 | 第49-51页 |
5.2.2 基于关系需求的青年员工激励方法 | 第51-53页 |
5.2.3 基于成长需求的青年员工激励方法 | 第53-55页 |
6.结论 | 第55-56页 |
6.1 结论 | 第55页 |
6.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6.2.1 不足之处 | 第55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