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会议交传之笔记探析--以学生译员为对象
| 摘要 | 第4页 |
| 要旨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1.2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9页 |
| 1.2 研究总体介绍 | 第9-12页 |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0-11页 |
| 1.2.3 研究流程与性质 | 第11-12页 |
| 1.3 本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 第2章 先行研究 | 第13-19页 |
| 2.1 口译笔记先行研究 | 第13-17页 |
| 2.1.1 口译笔记的功能与特征 | 第13-14页 |
| 2.1.2 口译笔记的原则与技巧 | 第14-15页 |
| 2.1.3 造成口译笔记困难的因素 | 第15-16页 |
| 2.1.4 口译笔记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2.2 日汉口译笔记研究现状及突破口 | 第17-19页 |
| 2.2.1 日汉口译笔记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2.2.2 日汉口译笔记研究突破口 | 第17-19页 |
| 第3章 实验说明与实验结果 | 第19-45页 |
| 3.1 实验说明 | 第19-21页 |
| 3.1.1 实验目的 | 第19页 |
| 3.1.2 实验设计 | 第19-20页 |
| 3.1.3 评估程序 | 第20-21页 |
| 3.2 语料描述 | 第21-23页 |
| 3.2.1 源语语料的选择与处理 | 第21-23页 |
| 3.2.2 译语语料的采集与构成 | 第23页 |
| 3.2.3 口译笔记语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23页 |
| 3.3 访谈的实施与处理 | 第23-24页 |
| 3.3.1 访谈的目的 | 第24页 |
| 3.3.2 访谈问题设计 | 第24页 |
| 3.3.3 访谈结果 | 第24页 |
| 3.4 实验结果及访谈结果分析 | 第24-45页 |
| 3.4.1 口译笔记数量与译文质量 | 第26-30页 |
| 3.4.2 口译笔记形式与译文质量 | 第30-39页 |
| 3.4.3 口译笔记内容与译文质量 | 第39-42页 |
| 3.4.4 口译笔记逻辑结构与译文质量 | 第42-45页 |
| 第4章 实验结果讨论与笔记策略探究 | 第45-60页 |
| 4.1 口译笔记数量分析 | 第45-48页 |
| 4.1.1 理论参照下的口译笔记数量分析 | 第45-46页 |
| 4.1.2 实践中的口译笔记数量分析 | 第46-48页 |
| 4.1.3 针对口译笔记数量的建议 | 第48页 |
| 4.2 口译笔记形式分析 | 第48-53页 |
| 4.2.1 理论参照下的口译笔记形式策略分析 | 第48-50页 |
| 4.2.2 实践中的口译笔记形式特点分析 | 第50-53页 |
| 4.2.3 针对口译笔记形式的建议 | 第53页 |
| 4.3 口译笔记内容取舍分析 | 第53-56页 |
| 4.3.1 理论参照下的口译笔记内容取舍策略分析 | 第53-54页 |
| 4.3.2 实践中的口译笔记内容取舍分析 | 第54-56页 |
| 4.3.3 针对口译笔记内容取舍的建议 | 第56页 |
| 4.4 口译笔记逻辑结构分析 | 第56-60页 |
| 4.4.1 理论参照下的口译笔记逻辑结构策略分析 | 第56-57页 |
| 4.4.2 实践中的口译笔记逻辑结构特点分析 | 第57-59页 |
| 4.4.3 针对口译笔记逻辑结构的建议 | 第59-60页 |
| 第5章 总结 | 第60-62页 |
| 5.1 本论文的结论综述 | 第60页 |
| 5.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60-61页 |
| 5.3 本研究的课题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录一 实验材料 | 第65-67页 |
| 附录二 译前准备材料 | 第67-68页 |
| 附录三 译员译文(部分) | 第68-75页 |
| 附录四 译员笔记(部分) | 第7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