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阅读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策略探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8-1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0-11页
    1.4 选题的主要意义第11-12页
        1.4.1 理论意义第11页
        1.4.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语文阅读教学的典型范式及面临的困惑第14-24页
    2.1 传统语文阅读经验探究第14-19页
        2.1.1 典型阅读范式第14-18页
        2.1.2 传统阅读经验解读第18-19页
    2.2 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第19-24页
        2.2.1 传统语文阅读内容的单一性第19-20页
        2.2.2 语文阅读方式的固定性第20-21页
        2.2.3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一维性第21-22页
        2.2.4 语文阅读评价标准的常态性第22-24页
第3章 “少教多学”教育理念的内涵第24-42页
    3.1 “少教多学”思想的理论探究第24-27页
        3.1.1 “少教多学”的概念及由来第24-25页
        3.1.2 “少教多学”教育理念的内涵第25-27页
    3.2 “少教多学”教育理念的“支点”第27-29页
        3.2.1 最近发展区第27-28页
        3.2.2 建构主义理论第28页
        3.2.3 对话理论第28-29页
    3.3 正确处理“少教”与“多学”的关系第29-34页
        3.3.1 “少教”才能“多学”第29-30页
        3.3.2 先学后教第30-31页
        3.3.3 以“学”论“教”第31-34页
    3.4 “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第34-39页
        3.4.1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第34-36页
        3.4.2 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第36-37页
        3.4.3 江苏省东庐中学“讲学稿”模式第37-39页
    3.5 “少教多学”教改实践的现实意义第39-42页
        3.5.1 推进了新课改的实施步伐第39页
        3.5.2 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建构第39-40页
        3.5.3 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第40-42页
第4章 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策略探究第42-54页
    4.1 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第42-43页
    4.2 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的基本环节第43-49页
        4.2.1 课前自主预习第43-45页
        4.2.2 互动合作学习第45页
        4.2.3 展示交流与对话第45-46页
        4.2.4 当堂训练,检测反馈第46-47页
        4.2.5 总结升华第47-49页
    4.3 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的现实意义第49-54页
        4.3.1 授人以渔,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第49-50页
        4.3.2 学生主宰课堂,是“少教多学”的发力点第50-51页
        4.3.3 课后布置阅读任务,将“少教多学”延伸到课外第51-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近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研究
下一篇: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