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导言第8-9页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概念界定第9-12页
    1.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概念界定和分类第9-12页
        1.1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概念第9-10页
        1.2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分类第10-12页
第二章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第12-19页
    1. 语速特点:适中,有适当的停顿第12-13页
    2. 词汇特点第13-16页
        2.1. 确认词使用多第13-14页
        2.2 鼓励性、肯定性和礼貌性词语使用多第14页
        2.3 多使用母语或媒介语进行教学第14-15页
        2.4 多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专业学术用语使用较少第15页
        2.5 适量适时适度地使用新词语第15-16页
    3. 句型句式特点第16-19页
        3.1 多使用结构单一的单句,少使用结构复杂的复句第16页
        3.2 循序渐进地使用一些特殊句式第16-17页
        3.3 多使用陈述句、祈使句和部分疑问句第17页
        3.4 多使用重复句第17-18页
        3.5 同义异构句的替换使用第18-19页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组织原则第19-24页
    1. 正确规范性原则第19页
    2. 可接受性原则第19-20页
    3. 精简性和得体性原则第20页
    4. 文化差异性(跨文化交际)原则第20-21页
    5. 交际性原则第21页
    6. 针对性原则第21-23页
    7. 趣味性和生动性原则第23-24页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在讲解中的具体应用第24-32页
    1. 讲解的内涵及方法第24-25页
    2. 实际讲解过程中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第25-32页
        2.1 词汇讲解的教学语言第25-29页
        2.2 语法讲解的教学语言第29-32页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的体态语第32-37页
    1. 体态语是课堂用语的有利补充第32-33页
    2. 体态语是教授语言的重要手段第33-35页
        2.1 语音教学第33-34页
        2.2 词汇教学第34页
        2.3 语法教学第34-35页
    3. 体态语使用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35-37页
        3.1 教师应避免消极的体态行为第35页
        3.2 教师应“全身并用”地进行汉语课章教学第35页
        3.3 教师应关注体态语的民族差异性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
下一篇:浅析全身反应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