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国内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我国劳务派遣地区分布情况第14页
        1.2.3 我国行业和职业岗位分布第14-16页
        1.2.4 国外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综述第19-30页
    2.1 多种用工方式含义及特征第19-21页
        2.1.1 用工方式的含义第19页
        2.1.2 多种用工方式的特点第19-20页
        2.1.3 用工方式分类及分析第20-21页
    2.2 劳务派遣含义及特征第21-22页
        2.2.1 劳务派遣的含义第21页
        2.2.2 劳务派遣特征第21-22页
    2.3 劳务派遣的组成关系结构研究第22-23页
    2.4 劳务派遣的方法思考第23页
    2.5 劳务派遣的人员界定第23页
    2.6 劳务派遣权利与义务的分析第23-26页
    2.7 适合进行劳务派遣的企业界定第26-27页
    2.8 劳务派遣工作流程设计第27页
    2.9 劳务派遣制用工的优势分析第27-29页
        2.9.1 用工单位的制度收益第28页
        2.9.2 劳动者主体(派遣员工)的制度收益第28-29页
        2.9.3 社会的制度收益第29页
    2.10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现存问题研究第30-37页
    3.1 电力企业多种用工形式与劳务派遣模式研究第30-31页
        3.1.1 电力系统多种用工形式分析第30页
        3.1.2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模式分析第30-31页
    3.2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存在问题分析第31-32页
    3.3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管理面临的挑战分析第32-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第37-53页
    4.1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发展趋势研判第37页
    4.2 电力企业发展劳务派遣的对策研究第37-42页
        4.2.1 跨越各种用工模式之间的壁垒第37-38页
        4.2.2 为劳务派遣工建立人才库第38-39页
        4.2.3 完善培训体系,为劳务工提供培训机会和渠道第39页
        4.2.4 派遣机构资质评定与管理第39-40页
        4.2.5 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及薪酬体系第40-41页
        4.2.6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第41-42页
    4.3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实操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分析第42-46页
        4.3.1 重视安全及健康保护第42-43页
        4.3.2 规范主体劳动合同的建设第43-44页
        4.3.3 强化人才的主体地位第44-45页
        4.3.4 重视人性关怀、做好精细化管理第45页
        4.3.5 改变观念、择“适”选择第45-46页
    4.4 分析某供电局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转变第46-51页
        4.4.1 用工思路和原则第46页
        4.4.2 业务外包范围的界定第46-47页
        4.4.3 人员劳动关系、组织机构及管理界面划分第47-49页
        4.4.4 费用测算第49-50页
        4.4.5 实施步骤第50-51页
        4.4.6 业务外包实施的预期效果第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油脂公司绩效管理优化研究
下一篇:供电企业变电生产管理模式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