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文摘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启示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3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1页 |
2.1.1 地图 | 第15页 |
2.1.2 心理地图 | 第15-16页 |
2.1.3 地理空间能力 | 第16-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地理课程标准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高中生心理地图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3-31页 |
3.1 调查对象 | 第23页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3-24页 |
3.3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24-29页 |
3.4 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高中生心理地图的阶段化构建 | 第31-51页 |
4.1 心理地图阶段化构建原则 | 第31页 |
4.1.1 发展性原则 | 第31页 |
4.1.2 差异性原则 | 第31页 |
4.1.3 递进性原则 | 第31页 |
4.2 心理地图阶段化构建的具体措施 | 第31-40页 |
4.2.1 空间轮廓输入阶段 | 第32-33页 |
4.2.2 空间定位阶段 | 第33-36页 |
4.2.3 要素叠加阶段 | 第36-37页 |
4.2.4 地图完善阶段 | 第37-40页 |
4.3 心理地图构建的课例展示 | 第40-44页 |
4.3.1 “中国地图”心理地图课例的总体评价 | 第41-43页 |
4.3.2 “世界海陆分布图”心理地图课例的总体评价 | 第43-44页 |
4.4 心理地图阶段化构建的案例设计 | 第44-51页 |
4.4.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第44-48页 |
4.4.2 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1-53页 |
5.1 结论 | 第51页 |
5.2 展望 | 第51-53页 |
附录1 | 第53-55页 |
附录2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59-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