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综合思维在高考地理考查中的体现与培养路径研究--以2013-2017年新课标Ⅰ卷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关于地理综合思维概念体系的研究现状第11页
        1.3.2 关于提升地理综合思维策略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3 关于高考试题对综合思维能力考查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5-18页
    2.1 地理综合思维的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1 相关概念及释义第15页
        2.1.2 地理综合思维的主要模式第15页
        2.1.3 地理综合思维的维度解构第15-16页
        2.1.4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评价的标准及解读第16页
    2.2 理论基础第16-18页
        2.2.1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第16页
        2.2.2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第16-17页
        2.2.3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18页
3 高考地理试题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分析第18-23页
    3.1 高考地理试题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核要求与统计分析第18页
    3.2 地理综合思维考查特点第18-23页
        3.2.1 从材料的呈现方式看——图文信息并重第18-19页
        3.2.2 从材料的选取背景看——时代性强第19页
        3.2.3 从考查比重看——总体比重大,主观题高于客观题第19-20页
        3.2.4 从考查维度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第20页
        3.2.5 从考查模式上看——“综合的分析”高于“分析的综合”第20-22页
        3.2.6 从对考生的考查技能看——重视现场学习力第22-23页
4 高中生在地理综合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3-32页
    4.1 关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调查及分析第23-25页
        4.1.1 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实施情况第23页
        4.1.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23-25页
    4.2 关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测评及分析第25-30页
        4.2.1 综合思维测评卷的编制及实施情况第25页
        4.2.2 综合思维测评试题典例分析第25-30页
    4.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0-32页
        4.3.1 要素综合——基础不牢,灵活运用困难第31页
        4.3.2 时空综合——图形转换困难第31页
        4.3.3 地方综合——脱离场景,孤立作答第31-32页
5 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第32-41页
    5.1 多途径提升要素综合能力第32-35页
        5.1.1 围绕核心概念梳理知识,夯实要素综合第32-33页
        5.1.2 以图形为载体,强化要素综合第33-35页
        5.1.3 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要素综合第35页
    5.2 图形转换提升时空综合思维第35-37页
    5.3 “抛锚式”教学提升地方综合思维第37-4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1-42页
    6.1 结论第41页
    6.2 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53页
    附录1第44-51页
    附录2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二学生圆锥曲线掌握水平及数学核心素养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