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7页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0-13页 |
1.2.1 口语课的任务和作用 | 第10-11页 |
1.2.2 学术界对于熟语的界定 | 第11-12页 |
1.2.3 口语教材的选择 | 第12-13页 |
1.3 熟语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3.1 熟语本体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2 对外汉语熟语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对《高级汉语口语》中熟语的考察 | 第17-29页 |
2.1 教材中熟语的分布情况 | 第17-22页 |
2.1.1 熟语的数量统计 | 第17-18页 |
2.1.2 熟语在词汇表中的位置及注释方式 | 第18-20页 |
2.1.3 熟语的课后练习形式及其题量 | 第20-22页 |
2.2 对教材中的熟语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 | 第22-26页 |
2.2.1 按照感情色彩进行分类 | 第22-23页 |
2.2.2 按照熟语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进行分类 | 第23-26页 |
2.3 熟语在教材中的复现率及各个成分的数量关系 | 第26-29页 |
2.3.1 教材中熟语的复现率 | 第26-27页 |
2.3.2 教材中熟语各个成分的数量 | 第27-29页 |
3.对《高级汉语口语》中熟语编写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29-41页 |
3.1 熟语在教材中出现的问题 | 第29-34页 |
3.1.1 熟语在教材中的复现率低 | 第29页 |
3.1.2 熟语在教材词汇表及课后注释中的解释不够详尽 | 第29-30页 |
3.1.3 熟语的课后练习形式单一 | 第30-34页 |
3.2 针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34-41页 |
3.2.1 教材中意思难以理解的熟语应从文化角度入手进行解释 | 第34-36页 |
3.2.2 熟语在教材词汇表中及课后注释中的解释应实用详尽 | 第36-38页 |
3.2.3 熟语练习题的设置应以交际与文化并重 | 第38-41页 |
4.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有关熟语教学的建议 | 第41-45页 |
4.1 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要重视熟语教学 | 第41-43页 |
4.1.1 激发学生探讨熟语文化 | 第41-42页 |
4.1.2 教师的释义方式应灵活多变 | 第42页 |
4.1.3 引导学生自主分类学习熟语 | 第42-43页 |
4.2 选择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第43-45页 |
4.2.1 考虑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进行对比教学 | 第43页 |
4.2.2 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熟语的妙趣横生 | 第43-44页 |
4.2.3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进行教学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