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理论指导下句子结构层面中式英语的应对策略--GMIC2016未来峰会模拟口译实践报告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任务简介 | 第9-11页 |
| (一) 任务背景 | 第9-10页 |
| (二) 任务目的 | 第10-11页 |
| 二、任务过程 | 第11-14页 |
| (一) 译前准备 | 第11-13页 |
| 1.1 背景知识准备 | 第11-12页 |
| 1.2 术语准备 | 第12页 |
| 1.3 了解发言人和目的语听众 | 第12-13页 |
| (二) 口译实践过程 | 第13-14页 |
| 三、口译案例分析 | 第14-28页 |
| (一) 释意理论 | 第14-16页 |
| 1.1 释意理论发展概述 | 第14-15页 |
| 1.2 释意理论口译的三个阶段 | 第15-16页 |
| (二) 模拟交传中句子结构层面的中式英语问题 | 第16-19页 |
| 2.1 冗余信息 | 第16-18页 |
| 2.2 汉语流水句 | 第18-19页 |
| (三) 释意理论指导下的问题解决策略 | 第19-28页 |
| 3.1 冗余信息的解决策略 | 第19-24页 |
| 3.1.1 省译法 | 第19-23页 |
| 3.1.2 增译法 | 第23-24页 |
| 3.2 流水句的解决策略 | 第24-28页 |
| 3.2.1 拆分重组法 | 第25-26页 |
| 3.2.2 合并精简法 | 第26-28页 |
| 四、口译实践总结 | 第28-30页 |
| (一) 译后反思 | 第28页 |
| (二) 口译实践的局限性和启示 | 第28-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附录Ⅰ | 第32-59页 |
| 附录Ⅱ | 第59-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