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师与高中的地理教育衔接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8-14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 地理学科的特殊性 | 第8页 |
2. 教育衔接的重要性 | 第8页 |
3. 问题的显现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 国外衔接现状 | 第9-10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一) 最近发展区 | 第14页 |
(二)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4页 |
(三)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页 |
(四) 螺旋式课程 | 第14页 |
(五) 整体性原则 | 第14-15页 |
三、高师与高中地理教育衔接现状调查 | 第15-24页 |
(一) 调查情况说明 | 第15页 |
1. 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 | 第15页 |
2. 问卷设计思路和发放情况 | 第15页 |
(二)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15-23页 |
1. 关于生源情况 | 第15-16页 |
2. 关于学生地理学习情况 | 第16-20页 |
3. 高师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培养影响 | 第20-23页 |
(三) 访谈结果分析 | 第23-24页 |
四、高师与高中地理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9页 |
(一) 培养目标差异明显 | 第24页 |
(二) 教学内容和教材难度“小同大异” | 第24-26页 |
(三) 高师教育类和实践类课程设置较少 | 第26页 |
(四) 学生从高中到大学过渡不畅 | 第26-27页 |
1. 学生进入大学后存在很多不适应 | 第27页 |
2. 培养模式过于单一 | 第27页 |
(五) 制度保障不完善 | 第27-29页 |
1. 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 | 第27页 |
2. 缺乏促进高师与高中交流的制度扶持 | 第27-29页 |
五、高师与高中地理教育衔接对策与建议 | 第29-33页 |
(一) 加强对大一新生的入学引导 | 第29页 |
1. 加强对学生专业发展导向的引领 | 第29页 |
2. 加强对学生生活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 第29页 |
(二) 高师要与高中加强联系 | 第29-31页 |
1. 完善课程设置 | 第29-30页 |
2. 切实加强与高中的联系和协作 | 第30-31页 |
(三) 高中阶段的改善措施 | 第31-32页 |
1. 深化高中课程改革 | 第31页 |
2. 加强学业规划指导 | 第31页 |
3. 加强会考制度监管 | 第31-32页 |
4. 鼓励教师深入研究 | 第32页 |
(四) 国家和社会要提高对地理衔接问题的重视 | 第32-33页 |
1. 国家要更加注重衔接问题,加大制度保障 | 第32页 |
2. 对高考制度的思考 | 第32页 |
3. 提高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