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问题教学法的理论支撑 | 第14-20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2.1.1 问题 | 第14页 |
2.1.2 问题意识 | 第14-15页 |
2.1.3 问题教学法 | 第15-16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7页 |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2.2.4 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20页 |
3 高中地理课问题教学法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0-26页 |
3.1 现状调查 | 第20-21页 |
3.2 调查结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21-26页 |
3.2.1 学生问题意识薄弱,提问缺乏兴趣和方法 | 第21-22页 |
3.2.2 问题教学应用较少,教师提问理答水平不高 | 第22-24页 |
3.2.3 问题结论标准化,生成性问题较少 | 第24-25页 |
3.2.4 给予学生思考时空过于狭窄 | 第25-26页 |
4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策略 | 第26-36页 |
4.1 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26-27页 |
4.2 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学法运用 | 第27-32页 |
4.2.1 知识与技能的问题教学 | 第27-29页 |
4.2.2 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教学 | 第29-30页 |
4.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教学 | 第30-32页 |
4.3 问题教学有效实施的建议 | 第32-36页 |
4.3.1 问题的设计要有连贯性和层次性 | 第32-33页 |
4.3.2 问题设置要有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 | 第33页 |
4.3.3 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 第33-34页 |
4.3.4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提升教师理答水平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附录 | 第37-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