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由来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由来 | 第10-11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重点、难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意义 | 第17-21页 |
2.1 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17-18页 |
2.1.1 责任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责任感 | 第17-18页 |
2.2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 第18-19页 |
2.2.1 社会责任感的涵义 | 第18页 |
2.2.2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涵义 | 第18-19页 |
2.2.3 中学地理学科的社会责任感概念 | 第19页 |
2.3 加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时代意义 | 第19-21页 |
2.3.1 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 第19页 |
2.3.2 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 | 第19-21页 |
3 当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分析 | 第21-31页 |
3.1 当今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 第21-26页 |
3.1.1 当今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体水平较高 | 第21-22页 |
3.1.2 部分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需加强 | 第22-26页 |
3.2 中学地理教学现状 | 第26-29页 |
3.2.1 学生对中学地理的重要性认识较高 | 第26页 |
3.2.2 学生对地理缺乏兴趣 | 第26-27页 |
3.2.3 对地理事件和地理人物了解少且缺乏好奇心 | 第27页 |
3.2.4 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 第27-29页 |
3.3 当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 第29-31页 |
3.3.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 第29页 |
3.3.2 学校教育的缺位 | 第29页 |
3.3.3 家庭教育的缺失 | 第29-30页 |
3.3.4 中学地理教学的缺失 | 第30-31页 |
4. 中学地理教学与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 第31-36页 |
4.1 中学地理教学与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之间的关系 | 第31-32页 |
4.2 中学地理教学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意义 | 第32-33页 |
4.3 中学地理教学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优势 | 第33-36页 |
5 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 第36-49页 |
5.1 通过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第36-39页 |
5.1.1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第36-37页 |
5.1.2 对学生进行环境问题的教育 | 第37-38页 |
5.1.3 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 第38-39页 |
5.2 转变地理教学方式,重视社会责任感教育目标 | 第39-43页 |
5.2.1 树立社会责任感教学目标,寓社会责任感于学生主体 | 第39页 |
5.2.2 通过教学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 | 第39-40页 |
5.2.3 借助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感悟自身的社会责任 | 第40-43页 |
5.3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升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第43-47页 |
5.4 借助榜样和正面的地理事件,激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第47-48页 |
5.5 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以检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落实 | 第48-49页 |
6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