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 第11-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1.5 本论文的组织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2.1 负面在线评论的研究 | 第16-19页 |
2.1.1 关于负面在线评论和正面在线评论的影响差异的研究 | 第16-17页 |
2.1.2 关于负面在线评论特征的研究 | 第17-18页 |
2.1.3 关于负面在线评论影响机制的研究 | 第18页 |
2.1.4 小结 | 第18-19页 |
2.2 商家反馈 | 第19-20页 |
2.2.1 关于商家反馈的研究 | 第19-20页 |
2.2.2 小结 | 第20页 |
2.3 关于信任的研究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22-26页 |
3.1 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3.1.1 理性行为(TRA)理论 | 第22页 |
3.1.2 信任理论 | 第22页 |
3.1.3 服务补救理论 | 第22-23页 |
3.2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23-24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3.3.1 负面在线评论与信任和怀疑 | 第24-25页 |
3.3.2 商家反馈与信任和怀疑 | 第25页 |
3.3.3 信任和怀疑与对商家的态度 | 第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研究一:负面在线评论对消费者信任及对商家态度的影响研究 | 第26-47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27-32页 |
4.2.1 实验设计 | 第27-29页 |
4.2.2 研究问卷设计 | 第29-32页 |
4.3 实验过程和数据收集 | 第32-33页 |
4.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3-40页 |
4.4.1 负面在线评论构面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3-35页 |
4.4.2 信任构面的因子分析 | 第35-37页 |
4.4.3 怀疑构面的因子分析 | 第37-39页 |
4.4.4 对商家态度的因子分析 | 第39-40页 |
4.5 测量模型检验 | 第40-42页 |
4.5.1 信度检验 | 第40-41页 |
4.5.2 效度检验 | 第41-42页 |
4.6 假设检验 | 第42-45页 |
4.6.1 负面在线评论模型检验 | 第42-44页 |
4.6.2 负面在线评论对信任和怀疑三个维度的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第44-45页 |
(一) 负面在线评论对能力和无能力的影响研究 | 第44页 |
(二) 负面在线评论对善意和自利的影响研究 | 第44-45页 |
(三) 负面在线评论对正直和不正直的影响研究 | 第45页 |
4.7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研究二:商家反馈对消费者信任及对商家态度的影响研究 | 第47-62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47-48页 |
5.2 研究设计 | 第48-49页 |
5.2.1 实验设计 | 第48页 |
5.2.2 研究问卷设计 | 第48-49页 |
5.3 实验过程和数据收集 | 第49-50页 |
5.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0-55页 |
5.4.1 商家反馈构面的因子分析 | 第50-51页 |
5.4.2 信任构面的因子分析 | 第51-53页 |
5.4.3 怀疑构面的因子分析 | 第53-54页 |
5.4.4 对商家态度的因子分析 | 第54-55页 |
5.5 测量模型检验 | 第55-57页 |
5.5.1 信度检验 | 第55-57页 |
5.5.2 效度检验 | 第57页 |
5.6 假设检验 | 第57-61页 |
5.6.1 负面在线评论和商家反馈的配对研究 | 第57-58页 |
5.6.2 商家反馈对消费者信任和怀疑的影响研究 | 第58-59页 |
5.6.3 商家反馈对信任和怀疑三个维度的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第59-61页 |
5.7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研究讨论与研究贡献 | 第62-67页 |
6.1 研究讨论 | 第62-64页 |
6.1.1 负面在线评论的相关结论 | 第62-63页 |
6.1.2 商家反馈的相关结论 | 第63-64页 |
6.2 研究贡献 | 第64-65页 |
6.2.1 理论贡献 | 第64页 |
6.2.2 实践贡献 | 第64-65页 |
6.3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第65-6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