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沈阳远大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第11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对象的介绍第12-13页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3页
        1.4.1 文献分析法第13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3页
        1.4.3 访谈法第13页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15-27页
    2.1 心理契约的概念第15-16页
        2.1.1 心理契约概念的萌芽阶段第15页
        2.1.2 心理契约概念的形成阶段第15页
        2.1.3 心理契约概念的发展阶段第15-16页
        2.1.4 当代研究阶段第16页
    2.2 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第16-19页
        2.2.1 心理契约的内容第16-17页
        2.2.2 心理契约的结构第17-19页
    2.3 心理契约的类型第19-20页
    2.4 心理契约与其它因素的关系第20-21页
        2.4.1 心理契约与信任的关系第20页
        2.4.2 心理契约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第20-21页
        2.4.3 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第21页
    2.5 心理契约违背第21-26页
        2.5.1 心理契约违背的概念第21-22页
        2.5.2 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因素第22-23页
        2.5.3 心理契约违背的理论模型第23-25页
        2.5.4 心理契约违背的相关变量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沈阳远大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特征分析第27-37页
    3.1 民营企业的心理契约特征第27-28页
    3.2 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特征第28-30页
        3.2.1 知识型员工特点第28-29页
        3.2.2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特征第29-30页
    3.3 调查问卷研究设计第30-32页
        3.3.1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30-31页
        3.3.2 样本说明第31-32页
    3.4 调查问卷的结果第32-35页
        3.4.1 组织对员工责任义务第32-33页
        3.4.2 员工对组织权利义务第33-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5.1 研究结果总结第35-36页
        3.5.2 异常因素分析第36-37页
第四章 沈阳远大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成因分析第37-41页
    4.1 沈阳远大企业集团的概况第37-38页
    4.2 以“治众”为核心的管理思想第38页
    4.3 管理层的信任危机第38-40页
        4.3.1 信任悖论第39页
        4.3.2 效率悖论第39页
        4.3.3 失控悖论第39页
        4.3.4 “亮剑”悖论第39-40页
    4.4 员工的信任度低下第40页
    4.5 等级观念障碍第40页
    4.6 “山头”文化第40-41页
第五章 沈阳远大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管理对策建议第41-50页
    5.1 建立“合理授权”体系第41-42页
        5.1.1 促进知识型员工参与管理,重建组织与员工的互信度第41页
        5.1.2 营造高度信任的授权氛围第41-42页
        5.1.3 建立严格的责权统一体制第42页
    5.2 构建合理的报酬分享体系第42-44页
        5.2.1 高低适当、长短期相宜的薪酬制度第43页
        5.2.2 弹性工作制和新型工作方式第43页
        5.2.3 为员工开辟多条职业生涯通道第43-44页
    5.3 创新沈阳远大企业集团的用人制度第44-45页
        5.3.1 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族成员的淘汰机制第44页
        5.3.2 采取贤亲并举的原则,实行差别化用人办法第44页
        5.3.3 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晋升体系,使员工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第44-45页
    5.4 培养知识型员工的终身就业能力第45-46页
        5.4.1 企业要了解员工对于组织的期望和对工作的态度第45页
        5.4.2 企业必须认识到员工就业能力是建立在学习能力基础之上第45页
        5.4.3 全面完善的培训制度第45-46页
    5.5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第46-47页
        5.5.1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基本原则第46-47页
        5.5.2 构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关键环节第47页
    5.6 心理契约发展过程中的监控和防范第47-50页
        5.6.1 确定警源第48页
        5.6.2 预警信息的收集第48页
        5.6.3 制定预警方案第48-49页
        5.6.4 预警方案的实施第49页
        5.6.5 反馈控制第49页
        5.6.6 反馈控制实施方案的调整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6.1 研究结论第50页
    6.2 创新之处第50页
    6.3 展望第50-52页
        6.3.1 样本的局限性第50-51页
        6.3.2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第51页
        6.3.3 主观性偏差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第55-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中北通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下一篇:高等应用数学系列教程出版项目的进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