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独二代”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及个案干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3.1 关于幼儿同伴关系的研究第10-13页
        1.3.2 关于幼儿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第13-14页
        1.3.3 关于“独生子女”同伴关系的研究第14-15页
        1.3.4 关于“独二代”幼儿同伴关系的研究第15-16页
        1.3.5 文献综述小结第16页
    1.4 概念界定第16-18页
第2章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第18-22页
    2.1 研究的指导思想第18页
    2.2 研究的设计第18-22页
        2.2.1 研究目标第18-19页
        2.2.2 研究内容第19页
        2.2.3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2.4 研究步骤第20页
        2.2.5 研究对象第20-22页
第3章“独二代”幼儿同伴关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第22-30页
    3.1“独二代”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第22-27页
        3.1.1“独二代”幼儿受欢迎程度低第22-23页
        3.1.2“独二代”幼儿同伴交往现状第23-27页
    3.2“独二代”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第27-30页
        3.2.1 隔代抚养比率高,不利于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第27-28页
        3.2.2 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第28-29页
        3.2.3 教师的的消极态度与评价第29-30页
第4章“独二代”幼儿同伴关系的个案干预研究第30-66页
    4.1 个案的选择第30页
    4.2 个案一的干预研究第30-48页
        4.2.1 幼儿A的家庭教养情况第30页
        4.2.2 幼儿A的同伴关系情况第30-32页
        4.2.3 幼儿A同伴关系不良的原因第32-34页
        4.2.4 干预目标第34页
        4.2.5 干预过程第34-45页
        4.2.6 干预结果第45-48页
        4.2.7 研究小结第48页
    4.3 个案二的干预研究第48-66页
        4.3.1 幼儿B的家庭教养情况第48页
        4.3.2 幼儿B的同伴关系情况第48-50页
        4.3.3 幼儿B同伴关系不良的原因第50-51页
        4.3.4 干预目标第51页
        4.3.5 干预过程第51-62页
        4.3.6 干预结果第62-65页
        4.3.7 研究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结论与讨论第66-71页
    5.1 结论第66页
    5.2 讨论第66-71页
        5.2.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干预有效的前提第66-68页
        5.2.2 充分发挥幼儿的智能强项是干预有效的关键第68-69页
        5.2.3 家园合作是干预有效的重要保障第69-70页
        5.2.4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附录第73-81页
    附录1 “独二代”幼儿同伴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访谈提纲第73-74页
    附录2 “独二代”幼儿同伴交往策略访谈提纲第74-75页
    附录3 展现幼儿智能强项的活动第75-77页
    附录4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第77-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件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展小班名画欣赏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X幼儿园为例
下一篇:日本中小学NIE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