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外文摘要 | 第8-13页 |
引言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 第16-30页 |
·机构话语理论 | 第16-22页 |
·“机构”的含义 | 第16页 |
·机构话语的含义与特征 | 第16-19页 |
·机构话语与日常话语的区别 | 第19-20页 |
·机构、话语与权力 | 第20-21页 |
·机构话语研究的意义、方法及内容 | 第21-22页 |
·言语行为理论 | 第22-27页 |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 | 第22-24页 |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 第24-26页 |
·俄罗斯学者对言语行为的研究 | 第26-27页 |
·国内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 第27页 |
·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的研究状况 | 第27-30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27-28页 |
·俄罗斯对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的研究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机构语境 | 第30-41页 |
·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参与者 | 第30-33页 |
·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场合 | 第33页 |
·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程序 | 第33-35页 |
·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主题 | 第35-38页 |
·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言语组织规则 | 第38-41页 |
第三章 中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言语行为 | 第41-68页 |
·直接言语行为 | 第41-61页 |
·施为动词与施为句 | 第41-57页 |
·陈述句的意向行为分析 | 第57-61页 |
·间接言语行为 | 第61-68页 |
·指出不具备真诚条件 | 第61-62页 |
·用语力弱项代替语力强项 | 第62-63页 |
·以合作原则的质准则为由推迟回答 | 第63-64页 |
·指出对方言语行为的预备条件不足 | 第64-65页 |
·指出对方的言语行为不符合机构规则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