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同事评价、同事公平与知识共享及个人创新的关系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20页
1 绪论第20-32页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20-21页
   ·研究目的第21-22页
   ·研究意义第22-24页
   ·研究内容和对象第24-25页
     ·研究内容第24页
     ·研究对象第24-25页
   ·研究创新第25-26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6-29页
     ·研究方法第26-28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8-29页
   ·研究结构安排第29-32页
2 文献回顾与述评第32-72页
   ·研究变量的逻辑联系第32页
   ·评价相关研究第32-44页
     ·评价的内涵分析第33-35页
     ·评价的维度划分及测量第35-36页
     ·评价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效应第36-42页
     ·评价研究小结第42-44页
   ·公平相关研究第44-50页
     ·公平的研究历程第44-45页
     ·公平的内涵第45-46页
     ·公平的维度划分及测量第46页
     ·公平的影响前因与结果第46-49页
     ·公平研究小结第49-50页
   ·面子需要相关研究第50-54页
     ·面子及面子需要的概念第50-52页
     ·面子需要的维度划分第52页
     ·面子需要的作用第52-53页
     ·面子需要研究小结第53-54页
   ·知识共享相关研究第54-61页
     ·知识共享的内涵第54-56页
     ·知识共享的维度划分与测量第56-57页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第57-59页
     ·知识共享研究小结第59-61页
   ·个人创新相关研究第61-66页
     ·个人创新的概念第61页
     ·个人创新的维度划分及测量第61-62页
     ·个人创新的影响前因第62-65页
     ·个人创新研究小结第65-66页
   ·相关研究述评第66-72页
     ·以往研究取得的进展第66-68页
     ·后续研究有待拓展的空间第68-72页
3 研究设计与整体思路第72-104页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第72-73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73-79页
     ·同事评价第74-76页
     ·同事公平第76-77页
     ·面子需要第77-78页
     ·社会相互关注度第78页
     ·知识共享第78-79页
     ·个人创新第79页
   ·本文的理论基础第79-85页
     ·自我决定理论第80-81页
     ·社会交换理论第81-82页
     ·符号互动理论第82-83页
     ·评价恐惧理论第83-84页
     ·本研究相关支持理论的组合构建第84-85页
   ·假设推导第85-99页
     ·同事评价与员工知识共享的关系第85-87页
     ·同事评价与员工个人创新的关系第87-90页
     ·同事评价与同事公平的关系第90-92页
     ·同事评价、同事公平与员工知识共享的关系第92-94页
     ·同事评价、同事公平与员工个人创新的关系第94-96页
     ·知识共享与个人创新的关系第96-97页
     ·面子需要的调节作用第97-98页
     ·社会相互关注度的调节作用第98-99页
   ·假设汇总与模型构建第99-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4页
4 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第104-130页
   ·问卷设计第104-105页
   ·小规模访谈第105-106页
   ·测量条款的形成第106-115页
     ·同事评价性质的初始测量条款第106-108页
     ·同事评价导向的初始测量条款第108-109页
     ·同事公平的初始测量条款第109-110页
     ·面子需要的初始测量条款第110-111页
     ·社会相互关注度的初始测量条款第111-112页
     ·知识共享的初始测量条款第112-113页
     ·个人创新的初始测量条款第113-114页
     ·控制变量的测量第114-115页
   ·小样本测试第115-129页
     ·小样本取样及数据描述第116-119页
     ·小样本检验方法及结果分析第119-127页
     ·初始测量量表的修正与补充第127-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5 数据收集、描述及质量评估第130-152页
   ·数据收集与描述第130-135页
     ·数据收集第130页
     ·基本情况描述第130-135页
     ·缺失值处理第135页
   ·变量的质量及结构分析第135-150页
     ·调研方式的影响第135-137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137-142页
     ·CITC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第142-143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143-147页
     ·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第147-150页
   ·本章小结第150-152页
6 假设推进与假设检验第152-198页
   ·假设推进及研究框架修正第152页
   ·假设检验第152-189页
     ·中介效应检验第153-171页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第171-176页
     ·调节效应检验第176-189页
   ·研究结果第189-195页
     ·已证实假设第189-193页
     ·未证实假设第193-194页
     ·额外发现第194-195页
   ·本章小结第195-198页
7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98-214页
   ·研究结论第198-206页
     ·同事评价的结构及维度划分第198-200页
     ·同事评价对同事公平、知识共享及个人创新的作用机制第200-204页
     ·知识共享对个人创新的影响第204页
     ·获取型面子需要和保护型面子需要的调节作用第204-205页
     ·社会相互关注度的调节作用第205页
     ·本文的整合模型第205-206页
   ·研究的理论进展与实践启示第206-211页
     ·理论进展第206-208页
     ·实践启示第208-211页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211-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40页
附录1 实证调查问卷第240-244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244页

论文共2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研发网络地理分散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禀赋差异、配置效应与机制创新--双重约束下的农村金融绩效与激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