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校乡土教材利用个案研究--以《沃布基的故事》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缘起与问题确定 | 第8-9页 |
|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 ·问题确定 | 第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历史文献法 | 第10页 |
| ·田野调查法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 ·已有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对现有研究评述 | 第14-16页 |
| 2 乡土,悠悠羌人情 | 第16-20页 |
| ·环境概况 | 第16-17页 |
| ·茂县的地理环境 | 第16-17页 |
| ·茂县文化环境 | 第17页 |
| ·学校概述 | 第17-20页 |
| 3 乡土,千千尔玛结 | 第20-33页 |
| ·《沃布基的故事》乡土教材文本分析 | 第20-33页 |
| ·教材开发的背景 | 第20-21页 |
| ·课程目标 | 第21页 |
| ·设计特点与内容 | 第21-31页 |
| ·教材实施与课程评价 | 第31-32页 |
| ·《沃布基的故事》乡土教材的评价 | 第32-33页 |
| 4 乡土,滋滋沃土缘 | 第33-45页 |
| ·《沃布基的故事》乡土教材利用现状 | 第33-41页 |
| ·学生态度方面 | 第33-35页 |
| ·编写者态度方面 | 第35-38页 |
| ·教师态度方面 | 第38-41页 |
| ·家长态度方面 | 第41页 |
| ·使用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 第41-45页 |
| ·教师知识和能力的欠缺 | 第42页 |
| ·引进相关的教育专家指导 | 第42页 |
| ·教师心理认知差异 | 第42-43页 |
| ·时间和经费的挑战 | 第43页 |
| ·教育制度和模式的挑战 | 第43-44页 |
| ·民族地区和家长的挑战 | 第44-45页 |
| 5 结束语理想与现实的纠结 | 第45-48页 |
| ·初步的结论 | 第45-46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45页 |
| ·研究的结论 | 第45-46页 |
| ·对本项研究的反思 | 第46-48页 |
| ·研究方法的反思 | 第46-47页 |
| ·对研究结论的反思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 | 第51-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