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现有文献的评述 | 第14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综述 | 第18-24页 |
·双组织承诺内涵界定 | 第18页 |
·双组织承诺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交换理论 | 第18-19页 |
·平衡理论 | 第19页 |
·双组织承诺的四种测量方法 | 第19-24页 |
·分类法 | 第20-21页 |
·维度法 | 第21页 |
·直接测量法 | 第21-22页 |
·平行模型法 | 第22-23页 |
·测量方法的评述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双组织承诺前因变量模型的构建 | 第24-32页 |
·双组织承诺前因变量测量模型的构建思路 | 第24页 |
·双组织承诺前因变量的模型的构建 | 第24-28页 |
·双组织承诺前因变量的构成维度的分析 | 第24-25页 |
·中国背景下双组织承诺前因变量的划分维度的选择 | 第25-26页 |
·中国背景下双组织承诺前因变量的分析 | 第26-27页 |
·控制变量的确定 | 第27页 |
·中国背景下双组织承诺前因变量模型的构建 | 第27-28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8-32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2-38页 |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32页 |
·测量量表开发 | 第32-36页 |
·测量量表的来源 | 第32-33页 |
·量表的内容 | 第33-36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6-38页 |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 第36页 |
·调查问卷的内容 | 第36-37页 |
·问卷的发放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 | 第38-60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0-41页 |
·信度检验 | 第40页 |
·效度检验 | 第40-41页 |
·因子分析 | 第41-46页 |
·企业相关变量的因子分析 | 第41-42页 |
·工会相关变量的因子分析 | 第42-44页 |
·劳资关系的因子分析 | 第44页 |
·企业承诺的因子分析 | 第44-45页 |
·工会承诺的因子分析 | 第45-46页 |
·相关分析 | 第46-48页 |
·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前因变量与双组织承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 第48-51页 |
·理论模型及参数 | 第48-49页 |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的评价 | 第49-50页 |
·研究假设的验证 | 第50-51页 |
·均值比较分析 | 第51-53页 |
·多群组结构方程分析 | 第53-54页 |
·控制变量对双组织承诺的影响分析 | 第54-55页 |
·员工性别对双组织承诺的影响分析 | 第55页 |
·员工年龄对双组织承诺的影响分析 | 第55页 |
·研究结果分析及建议 | 第55-60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对策建议 | 第57-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附录:双组织承诺前因变量的问卷调查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