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图表目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14-17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19-20页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3-59页 |
第一节 儿童数学学习评价 | 第23-31页 |
一、儿童数学学习评价的变革 | 第23-25页 |
二、儿童数学评价方面的研究 | 第25-31页 |
第二节 教师的学习 | 第31-54页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取向 | 第31-34页 |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 第34-37页 |
三、提高教师观察了解儿童数概念发展水平的内容指向 | 第37-54页 |
第三节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第54-59页 |
一、关于"儿童数学学习评价"方面研究的不足 | 第54-55页 |
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给本研究的启示 | 第55-59页 |
第三章 教育实践中教师如何了解儿童数学发展水平——现实状况调查 | 第59-78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问题 | 第59-6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60-6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60-61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61-62页 |
三、研究过程 | 第62页 |
第三节、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62-74页 |
一、观察和了解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颇为重要 | 第62-64页 |
二、幼儿园教师了解儿童数学发展水平的途径 | 第64-69页 |
三、教师在了解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困惑 | 第69-74页 |
第四节 讨论和反思 | 第74-78页 |
一、促进教师了解"幼儿数学内容知识" | 第74-75页 |
二、促进教师了解幼儿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规律 | 第75-76页 |
三、给教师的观察与评价提供支持 | 第76-78页 |
第四章 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数概念学习与发展水平的行动研究——研究框架 | 第78-96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78-84页 |
一、概念转变理论 | 第78-81页 |
二、情景认知理论 | 第81-82页 |
三、真实性学生评价理论 | 第82-84页 |
第二节 实施框架——"在行动中学习"的模式 | 第84-96页 |
一、"行动学习"模式运行程序框图 | 第84-85页 |
二、"行动学习"模式介绍 | 第85-94页 |
三、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水平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法和过程 | 第96-109页 |
第一节 研究范式——行动研究 | 第96-98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98-99页 |
第三节 研究数据的收集 | 第99-102页 |
一、数据采集方法和手段 | 第100-102页 |
二、数据收集的日程安排 | 第102页 |
第四节 研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第102-109页 |
一、对资料的初步整理 | 第102-103页 |
二、对原始资料的反复阅读与分析 | 第103-107页 |
三、对数据分析的信效度检验 | 第107-109页 |
第六章 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水平的行动研究——教师转变的定量分析 | 第109-141页 |
第一节 行动学习小组教师在"幼儿数概念内容知识"方面的变化——对教师36张概念图的分析 | 第109-125页 |
一、行动学习前对18名教师所绘制概念图的分析 | 第109-113页 |
二、行动学习小组9名教师学习前后概念图的比较 | 第113-117页 |
三、控制组组9名教师学期初与学期末概念图的比较 | 第117-121页 |
四、学期末行动学习小组教师与控制组教师概念图的比较 | 第121-124页 |
五、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二节 行动学习小组教师在"评价幼儿数概念发展"方面的变化——对教师8次集体研讨的定量分析 | 第125-141页 |
一、教师自由研讨所涉及的主题及其分布情况 | 第125-131页 |
二、对四所幼儿园教师集体研讨质量的量化分析 | 第131-139页 |
三、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七章 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水平的行动研究——教师转变的质性分析 | 第141-168页 |
第一节 教师的自省——对自己的"儿童评价行为"重新认识 | 第141-145页 |
一、教师的基点——"对于孩子的发展,我们心里有数" | 第141-142页 |
二、产生认知冲突——"原来我们并不了解我们的孩子" | 第142-145页 |
第二节 从"抵触"到"渴求"——教师们对"理论知识"的态度 | 第145-147页 |
一、从"理论没什么用"到"没理论,对幼儿数概念学习的分析就不透彻" | 第145-146页 |
二、从"理论太难了,不懂"到"与案例结合起来,还是能明白的" | 第146页 |
三、从"完成指定的阅读任务"到"自己主动买书阅读" | 第146-147页 |
第三节 从"观察孩子的操作结果"到"观察孩子的操作过程"——评价关注点的转变 | 第147-150页 |
第四节 从"说不到点子上"到"约莫知道一点了"——对幼儿数概念学习行为的解释 | 第150-153页 |
一、行动学习前——"说不到点子上" | 第150-152页 |
二、行动学习后——"约莫知道一点了" | 第152-153页 |
第五节 从"这个孩子怎么教也教不会"到"给孩子搭个台阶"——干预策略更加有效 | 第153-156页 |
一、行动学习前后,教师对待儿童态度的转变 | 第154页 |
二、行动学习前后,教师干预策略的变化 | 第154-156页 |
第六节 从"机械依据教学大纲"到"更加关注孩子的大纲" | 第156-161页 |
一、行动学习之初——"机械依据教学大纲" | 第157-158页 |
二、行动学习后——"更加关注孩子的大纲" | 第158-161页 |
第七节 从"只是参加行动学习"到"主动延续扩展这项研究" | 第161-164页 |
一、自制幼儿数概念方面的玩教具 | 第161-162页 |
二、与其他教师分享行动学习中的收获 | 第162-163页 |
三、"对数学其他领域继续研究" | 第163-164页 |
第八节 讨论 | 第164-168页 |
一、行动学习小组教师们的成长 | 第164页 |
二、对学习小组两所幼儿园教师不同表现的思考 | 第164-168页 |
第八章 教师在观察了解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方面得到的学习与专业支持情况——追根溯源 | 第168-189页 |
第一节 问卷调查 | 第168-179页 |
一、问卷编制过程的介绍 | 第168-171页 |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71-179页 |
第二节 访谈 | 第179-186页 |
一、职前教育中在“幼儿数学教育”和“观察儿童”方面所学课程的情况 | 第179-181页 |
二、教师们实习时,在“幼儿数学教育”和“观察儿童”方面的学习情况 | 第181-182页 |
三、刚参加工作时,教师们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和观察儿童方面的状态 | 第182-185页 |
四、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的关注点 | 第185-186页 |
第三节 结论与反思 | 第186-189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186-187页 |
二、反思 | 第187-189页 |
第九章 综合讨论 | 第189-200页 |
第一节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研究 | 第190-196页 |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 第191-193页 |
二、在实践情境中学习 | 第193-194页 |
三、教师的研究自主性 | 第194-196页 |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了解儿童发展水平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96-200页 |
一、幼儿园教师了解儿童发展水平能力的现状 | 第196-197页 |
二、对幼儿园教师了解儿童发展水平能力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197-200页 |
第十章 研究结论、教育启示及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00-212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200-201页 |
第二节 教育启示与建议 | 第201-211页 |
一、综合课程要以"掌握每个学科特性"为基础 | 第201-202页 |
二、对幼儿师范学校课程的反思 | 第202-206页 |
三、建立三位一体的合作关系 | 第206-209页 |
四、职后教育应更加关注幼儿的"学" | 第209-211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11-212页 |
附录 | 第212-219页 |
参考文献 | 第219-241页 |
后记 | 第241-2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