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及研究目的 | 第12-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的发展分析 | 第16-23页 |
·核心员工的涵义和特征 | 第16-21页 |
·核心员工的概念 | 第16-18页 |
·核心员工的特征 | 第18-20页 |
·核心员工的界定 | 第20-21页 |
·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的界定 | 第21-22页 |
·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内核心员工的界定与分类 | 第22-23页 |
第3章 员工的心理契约 | 第23-33页 |
·心理契约理论 | 第23-27页 |
·心理契约的定义及发展 | 第23-26页 |
·员工心理契约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员工心理契约内容构成 | 第27-29页 |
·心理契约的特点 | 第29-30页 |
·我国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结构维度 | 第30-33页 |
第4章 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第33-37页 |
·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激励机制正效应分析 | 第33-34页 |
·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5-37页 |
第5章 基于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心理契约激励模式的提出 | 第37-41页 |
·心理契约在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激励模式建立时的中介作用 | 第37-39页 |
·基于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心理契约激励模式 | 第39-40页 |
·基于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激励模式分解 | 第40-41页 |
第6章 基于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激励模式特征分析 | 第41-44页 |
·基于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激励模式之企业运营过程分析 | 第41-42页 |
·基于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激励模式之核心员工分析 | 第42页 |
·基于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激励模式之不同需求分析 | 第42-43页 |
·基于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激励模式之目标分析 | 第43-44页 |
第7章 基于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激励模式中基本激励策略构成 | 第44-48页 |
·薪酬上采用的策略 | 第44-45页 |
·福利政策上采用的策略 | 第45页 |
·工作事业上采用的策略 | 第45-46页 |
·工作环境上采取的策略 | 第46-48页 |
第8章 基于高新技术生产型国企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激励模式的应用研究——实证分析 | 第48-60页 |
·案例企业背景分析 | 第48-49页 |
·核心员工类型分类 | 第49-50页 |
·核心员工心理契约测量 | 第50-51页 |
·调查问卷制作 | 第50-51页 |
·问卷的发放 | 第51页 |
·心理契约调查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激励方案的对策建立 | 第56-60页 |
·管理类核心员工的激励策略 | 第56-57页 |
·研发类核心员工的激励策略 | 第57-58页 |
·生产类核心员工的激励策略 | 第58-59页 |
·营销类核心员工的激励策略 | 第59-60页 |
第9章 结论 | 第60-62页 |
·本文主要成果 | 第60页 |
·文章局限性 | 第60页 |
·对将来研究的启发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A 企业责任调查表 | 第64-65页 |
附录 B 员工责任调查表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