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2页 |
1.1 问题的由来 | 第10页 |
1.2 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11页 |
1.4 内容架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教材设计基本概念 | 第12-16页 |
2.1 教材的定义 | 第12-13页 |
2.2 教材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 第13-16页 |
2.2.1 教材设计内涵 | 第13-14页 |
2.2.2 教材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丰富和发展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教材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6-30页 |
3.1 学习理论 | 第16-20页 |
3.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3.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3.1.3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3.1.4 学习迁移理论与教材设计 | 第19-20页 |
3.2 教学理论 | 第20-22页 |
3.2.1 教学理论及其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3.2.2 教学理论与教材设计 | 第21-22页 |
3.3 教育传播理论 | 第22-25页 |
3.3.1 教育传播概述 | 第22-24页 |
3.3.2 信息呈现与教材设计 | 第24-25页 |
3.4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第25-27页 |
3.4.1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第25页 |
3.4.2 加涅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第25-26页 |
3.4.3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与教材设计 | 第26-27页 |
3.5 知识结构化理论 | 第27-30页 |
3.5.1 布鲁纳的知识结构化理论 | 第27-28页 |
3.5.2 教材体系结构科学化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教材设计的实施 | 第30-34页 |
4.1 教材的组织性内容和支持性内容 | 第30页 |
4.2 教材设计模式 | 第30-32页 |
4.2.1 精细加工理论及其教材设计模式 | 第30-31页 |
4.2.2 教材设计通用模式 | 第31-32页 |
4.3 教材设计的过程 | 第32-34页 |
第五章 绩效技术概述 | 第34-41页 |
5.1 绩效技术定义 | 第34-35页 |
5.2 绩效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35页 |
5.3 绩效技术的基本特征 | 第35-36页 |
5.4 绩效技术的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5.5 绩效技术的系统化过程 | 第37页 |
5.6 绩效技术的操作模型 | 第37-41页 |
第六章 教材设计中的绩效技术 | 第41-49页 |
6.1 教育绩效技术 | 第41-44页 |
6.1.1 绩效技术理论的发展与教育技术 | 第41-43页 |
6.1.2 教育技术、绩效技术和教育绩效技术 | 第43-44页 |
6.2 教材设计与教育绩效技术 | 第44-49页 |
6.2.1 教材宏观设计与教育绩效技术 | 第45-46页 |
6.2.2 教材微观设计与教育绩效技术 | 第46-47页 |
6.2.3 教材设计的绩效评价 | 第47-49页 |
第七章 基于绩效的教材设计实例简介 | 第49-58页 |
7.1 设计背景 | 第49-51页 |
7.1.1 国家相关政策 | 第49-50页 |
7.1.2 教育教学现状 | 第50-51页 |
7.2 设计过程 | 第51-56页 |
7.2.1 设计实例的绩效分析与决策 | 第51-53页 |
7.2.2 教材设计细节 | 第53-56页 |
7.3 反馈信息 | 第56-58页 |
附录一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 | 第58-61页 |
附录二 中小学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状情况调查表(节选)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