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5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课题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12-15页
   ·课题研究现状第15-16页
     ·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第15-16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6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6-17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第19-33页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及特征第19-20页
   ·设计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第20-21页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信息的获取与测量方法第21-23页
   ·评价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第23-27页
   ·各种评价方法比较分析第27-29页
   ·评价体系的建立第29页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实例分析第29-32页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及权值第29-30页
     ·各层次因素指标集第30页
     ·建立权重集第30页
     ·建立评语集第30页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模糊综合评判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模糊评价系统总体设计第33-40页
   ·需求分析第33-34页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第33-34页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第34页
   ·系统功能设计第34-37页
     ·系统整体功能设计第34-35页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第35-37页
   ·数据库设计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模糊评价系统详细设计第40-46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0-42页
   ·模糊评价模型建立第42-44页
   ·评价知识库管理第44-45页
   ·专家系统开发环境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学生素质智能综合评价系统实现第46-55页
   ·技术路线第46-47页
   ·系统功能实现第47-52页
     ·安全第47-49页
     ·数据库连接第49-51页
     ·学生档案管理第51-52页
   ·系统运行第52-54页
     ·系统运环境第52-53页
     ·系统部署第53页
     ·系统初始化第53页
     ·学生日常表现数据收集第53页
     ·评价第53-54页
   ·运行效果分析第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总结第55-57页
   ·工作总结第55-56页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学生工作视角
下一篇: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