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流淌在红土远山上的一支乡音--江西吉安采茶戏音乐的传承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绪论第7-9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页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第7页
 三、本课题的重点与难点第7-8页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8-9页
第1章 吉安采茶戏历史源流第9-12页
   ·吉安采茶戏的早期形态与形成第9-10页
   ·吉安采茶戏的近代发展第10-11页
   ·吉安采茶戏的当代发展第11-12页
第2章 吉安采茶戏音乐形态研究第12-25页
   ·吉安采茶戏音乐的调式、音阶及其旋法特征第12-17页
     ·五声徵调式的唱腔曲牌及其旋法特征第12-13页
     ·五声商调式的唱腔曲牌及其旋法特征第13-14页
     ·商、徵调式的唱腔曲牌及其旋法特征第14-15页
     ·“清角为宫”调性转换的唱腔曲牌及其旋法特征第15-16页
     ·“变宫为角”调性转换的唱腔曲牌及其旋法特征第16-17页
   ·吉安采茶戏音乐传统曲牌结构第17-22页
     ·以板腔体结构为主的唱腔音乐第17-20页
     ·以曲牌体结构为主的器乐音乐第20-22页
   ·吉安采茶戏音乐的乐队编制沿革及其伴奏程式性特征第22-25页
     ·吉安采茶戏音乐的乐队编制沿革第22页
     ·吉安采茶戏音乐的伴奏程式性特征第22-25页
第3章 吉安采茶戏音乐的传承发展及审美研究—以《远山》音乐为例第25-52页
   ·剧情梗概—来自远山的惊雷和足音第25页
   ·《远山》音乐第25-52页
     ·《远山》音乐中民歌的应用第26-27页
     ·《远山》音乐唱腔中多声部音乐的运用第27-33页
     ·《远山》音乐地方语言、音乐节奏的合理运用第33-36页
     ·《远山》音乐乐队的编制和各乐器伴奏音色的搭配和运用第36-38页
     ·《远山》音乐中音乐形式的突破第38-41页
     ·《远山》音乐中主题音乐、特性音调的贯穿第41-46页
     ·《远山》音乐中创新的曲式结构和独唱体裁第46-50页
     ·《远山》音乐的功能和审美意义第50-52页
第4章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克莱门蒂现代钢琴演奏体系初探
下一篇:传统琴弦上的现代“狂想”--王建民《第三二胡狂想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