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门蒂现代钢琴演奏体系初探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历史背景概述 | 第9-14页 |
(一) 键盘乐器发展史概述 | 第9-11页 |
(二) 钢琴演奏技术的演进 | 第11-12页 |
(三)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艺术概况 | 第12-14页 |
二、克莱门蒂简介 | 第14-15页 |
三、克氏演奏体系之演奏技术分析 | 第15-28页 |
(一) 五指技术 | 第15-16页 |
(二) 保留音技术 | 第16-17页 |
(三) 手指快速与灵活的技术 | 第17-19页 |
(四) 手指伸展技术 | 第19页 |
(五) 特殊的手指技术 | 第19-20页 |
(六) 音阶技术 | 第20-22页 |
(七) 琶音技术 | 第22页 |
(八) 和弦技术 | 第22-23页 |
(九) 三度技术 | 第23-25页 |
(十) 六度技术 | 第25-26页 |
(十一) 八度技术 | 第26-28页 |
四、克氏演奏体系之演奏技巧分析 | 第28-34页 |
(一) 触键 | 第28页 |
(二) 指法 | 第28-30页 |
(三) 手腕技巧 | 第30-31页 |
(四) 节奏音型的演奏技巧 | 第31-32页 |
(五) 复调演奏技巧 | 第32-33页 |
(六) 连奏风格的演奏技巧 | 第33-34页 |
五、克氏演奏体系之演奏风格分析 | 第34-38页 |
(一) 歌唱性的演奏风格 | 第34-35页 |
(二) 动力性的演奏风格 | 第35-38页 |
六、克莱门蒂现代钢琴演奏体系对后世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一) 对现代钢琴演奏技巧的影响 | 第38页 |
(二) 对古典奏鸣曲的影响 | 第38页 |
(三) 对钢琴教学的影响 | 第38页 |
(四) 对贝多芬的影响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附录一、克莱门蒂手稿 | 第42-44页 |
附录二、克莱门蒂部分出版物封面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