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33页 |
2.1 模糊容忍性的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2.1.1 模糊容忍性的含义 | 第16-17页 |
2.1.2 模糊容忍性的测量 | 第17页 |
2.1.3 模糊容忍性的研究动态 | 第17-19页 |
2.2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2.1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含义 | 第19-20页 |
2.2.2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第20页 |
2.2.3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动态 | 第20-21页 |
2.3 归因方式的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2.3.1 归因方式的含义 | 第21-22页 |
2.3.2 归因方式的测量 | 第22-24页 |
2.3.3 归因方式的研究动态 | 第24-25页 |
2.4 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综述 | 第25-30页 |
2.4.1 职业决策困难的含义 | 第25页 |
2.4.2 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 | 第25-27页 |
2.4.3 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动态 | 第27-30页 |
2.5 自我效能感在模糊容忍性影响职业决策困难中的中介作用研究 | 第30-31页 |
2.6 归因方式在模糊容忍性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中的调节作用 | 第31-32页 |
2.7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模糊容忍性对职业决策困难影响的研究设计 | 第33-45页 |
3.1 理论模型构建思路 | 第33-34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4-36页 |
3.2.1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模糊容忍性与职业决策困难中的中介作用 | 第34-35页 |
3.2.2 归因方式在模糊容忍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中的调节作用 | 第35-36页 |
3.3 研究对象与量表的开发 | 第36-39页 |
3.3.1 样本对象 | 第36页 |
3.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6-37页 |
3.3.3 变量的测量 | 第37-39页 |
3.4 问卷的检验与修正 | 第39-45页 |
3.4.1 同源方差检验 | 第39页 |
3.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9-45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统计结果 | 第45-53页 |
4.1 描述性统计 | 第45-46页 |
4.2 实证研究统计分析 | 第46-50页 |
4.2.1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4.2.2 调节作用检验 | 第47-49页 |
4.2.3 中介作用检验 | 第49-50页 |
4.3 假设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4 相关建议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页 |
5.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67-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