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Moodle平台在线测验中知识领域的学习诊断及反馈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7页
        1.2.1 在线测试系统现状分析第14-15页
        1.2.2 Moodle研究现状综述第15-23页
        1.2.3 学习诊断及反馈研究现状综述第23-26页
        1.2.4 知识领域的阐述第26-27页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与意义及重难点第27-32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27-28页
        1.3.2 研究的内容第28-30页
        1.3.3 研究的方法第30页
        1.3.4 研究的意义第30-32页
        1.3.5 研究的重难点第32页
    1.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第33-60页
    2.1 理论基础第33-43页
        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33-34页
        2.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34-36页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36-37页
        2.1.4 教育评价理论第37-41页
        2.1.5 教育测量理论第41-43页
    2.2 技术支撑第43-52页
        2.2.1 Linux服务器Moodle运行环境配置第43-46页
        2.2.2 FTP的使用第46-47页
        2.2.3 MySQL数据库的基本配置第47-49页
        2.2.4 Moodle的安装过程第49-52页
    2.3 核心概念界定第52-55页
        2.3.1 认知能力第52-55页
        2.3.2 诊断及反馈第55页
    2.4 Moodle平台在线测验系统中各功能介绍及说明第55-59页
    2.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3章 在线测验试题模板的编译与设计第60-82页
    3.1 课堂测验的功能和作用第60-62页
    3.2 试题模板的设计与编译第62-81页
        3.2.1 试题的科学性第62-64页
        3.2.2 试题体系结构的建立第64-68页
        3.2.3 试题知识结构的分析第68-74页
        3.2.4 试题知识领域的认知能力及认知值的评估第74-81页
    3.3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4章 基于Moodle平台在线测验中知识领域的诊断及反馈功能的设计结构要素研究第82-93页
    4.1 知识领域的学习诊断及反馈功能模型结构第82-84页
    4.2 学习者模型的设计第84-86页
        4.2.1 学习者模型的基本结构第84-85页
        4.2.2 学习者模型的建立第85-86页
    4.3 领域知识模型的设计第86-88页
        4.3.1 领域知识模型的基本结构第86-87页
        4.3.2 领域知识模型的建立第87-88页
    4.4 学习策略模型的设计第88-89页
    4.5 反馈模型的设计第89-92页
    4.6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5章 基于Moodle平台在线测验中知识领域的学习诊断及反馈功能的实现第93-105页
    5.1 需求分析第93-95页
        5.1.1 用户需求分析第93-95页
        5.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95页
    5.2 系统功能流程第95-96页
    5.3 系统功能设计第96-101页
        5.3.1 功能模块设计第97-99页
        5.3.2 数据库及PHP代码设计第99-101页
    5.4 系统功能的实现第101-104页
    5.5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6章 基于Moodle平台在线测验中知识领域的学习诊断及反馈的实证研究第105-123页
    6.1 实验设计第106页
    6.2 试验对象和目的第106-108页
    6.3 实验方法第108页
    6.4 实验过程第108-113页
    6.5 数据收集与分析第113-118页
    6.6 实验结果总结分析第118-122页
        6.6.1 基于Moodle平台在线测验中知识领域的学习诊断及反馈功能设计与开发的原则第121-122页
        6.6.2 基于Moodle平台在线测验中知识领域的学习诊断及反馈功能实现后相关问题的改进第122页
    6.7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7章 总结及展望第123-126页
    7.1 总结第123-124页
    7.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8页
附录第128-13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励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HP的高校校本课程数字化设计与开发的探索
下一篇: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接受度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