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知识型员工的概念 | 第17页 |
2.2 激励的基本理论 | 第17-22页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 第17-18页 |
2.2.2 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 | 第18-19页 |
2.2.3 双因素理论 | 第19页 |
2.2.4 强化理论 | 第19-20页 |
2.2.5 目标设置理论 | 第20页 |
2.2.6 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 | 第20-22页 |
3 ZT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 | 第22-35页 |
3.1 ZT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22-27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2-23页 |
3.1.2 ZT公司知识型员工的界定 | 第23-24页 |
3.1.3 ZT公司知识型员工组成及分布 | 第24-26页 |
3.1.4 ZT公司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 第26-27页 |
3.2 ZT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效果满意度调查 | 第27-31页 |
3.2.1 问卷设计及内容 | 第27页 |
3.2.2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27-28页 |
3.2.3 问卷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3.3 ZT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3.3.1 激励手段单一且未重视精神激励 | 第32-33页 |
3.3.2 未从实际出发分层实施激励且无系统性 | 第33页 |
3.3.3 在措施制定后缺乏执行保障力 | 第33页 |
3.3.4 考评方法单一且缺乏定量考核标准 | 第33-35页 |
4 ZT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5-37页 |
4.1 管理人员认知不足,思想观念存在缺陷 | 第35页 |
4.2 企业激励机制缺乏创新 | 第35-36页 |
4.3 不了解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存在意识行为冲突 | 第36页 |
4.4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缺乏危机意识 | 第36-37页 |
5 ZT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 | 第37-44页 |
5.1 ZT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目标 | 第37页 |
5.1.1 留住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知识型人才 | 第37页 |
5.1.2 充分发掘知识型员工的创新力 | 第37页 |
5.2 ZT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原则 | 第37-39页 |
5.2.1 公平性原则 | 第37-38页 |
5.2.2 差别激励原则 | 第38页 |
5.2.3 短期激励及长期激励相结合原则 | 第38页 |
5.2.4 奖惩制度并行原则 | 第38页 |
5.2.5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38-39页 |
5.3 ZT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 | 第39-44页 |
5.3.1 基于企业文化的激励对策 | 第39页 |
5.3.2 基于管理参与度的激励对策 | 第39-40页 |
5.3.3 基于薪酬福利的激励对策 | 第40-41页 |
5.3.4 基于奖惩制度的激励对策 | 第41-42页 |
5.3.5 基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激励对策 | 第42-43页 |
5.3.6 基于组织环境的激励对策 | 第43-4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A 员工激励调查表 | 第48-50页 |
附录 B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