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研究目的 | 第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1.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2-17页 |
1.自然教育理念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2.自然教育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3.关于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研究 | 第14-15页 |
4.关于自然教育理论的实践课程研究 | 第15-17页 |
二、基于自然教育理论的高中地理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研究概念的阐述 | 第17-19页 |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第17-18页 |
2.回归自然 | 第18-19页 |
(二)主体教育理论 | 第19-20页 |
(三)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伦理基础 | 第20页 |
(四)发生心理学与生物学世界观 | 第20-21页 |
三、基于自然教育理论的高中地理综合实践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 第21-27页 |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 第21页 |
1.调查目的 | 第21页 |
2.调查方法 | 第21页 |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 | 第21页 |
1.调查对象 | 第21页 |
2.调查内容 | 第21页 |
(三)调查结果 | 第21-26页 |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第21-23页 |
2.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第23-25页 |
3.访谈结果 | 第25-26页 |
(四)小结 | 第26-27页 |
四、基于自然教育理论的高中地理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 第27-41页 |
(一)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分析 | 第27-28页 |
(二)设计原则 | 第28页 |
1.主体性原则 | 第28页 |
2.完整及灵活处理原则 | 第28页 |
3.目标导向性原则 | 第28页 |
(三)设计策略 | 第28-32页 |
1.基本策略 | 第28-31页 |
2.以教材《洪涝灾害》设计综合实践课程 | 第31-32页 |
(四)实例验证课程设计 | 第32-39页 |
1.备课阶段 | 第32-33页 |
2.课堂教学阶段 | 第33-34页 |
3.实践教学阶段 | 第34-37页 |
4.评价阶段 | 第37-38页 |
5.教学效果检测阶段 | 第38-39页 |
(五)保障措施 | 第39-41页 |
1.地理教师层面 | 第39页 |
2.学生层面 | 第39-40页 |
3.学校社会层面 | 第40-41页 |
五、实证分析--以广西苍梧中学为例 | 第41-51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41页 |
(二)实验准备 | 第41页 |
(三)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四)实验过程 | 第41-42页 |
(五)实验判断依据 | 第42页 |
(六)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七)实验结论 | 第47-48页 |
(八)实验后问卷调查分析 | 第48-51页 |
六、结语 | 第51-52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1页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1 | 第54-55页 |
附录 2 | 第55-56页 |
附录 3 | 第56-57页 |
附录 4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