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新课程改革背景 | 第9页 |
2.高考制度改革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渗透地理新课程理念 | 第10页 |
2.完善高考地理命题 | 第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一)人文地理试题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教育测量理论 | 第15页 |
2.教育评价理论 | 第15页 |
3.多元智能理论 | 第15-16页 |
4.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三、2011~2015年山东地理高考试题(人文地理部分)特点和问题 | 第17-40页 |
(一)内容特点分析 | 第17-32页 |
1.紧扣课标,突出主干 | 第17-19页 |
2.加大能力考查的力度 | 第19-23页 |
3.注重学科不同领域间的交叉融合 | 第23-24页 |
4.注重联系生活,突出体验性 | 第24-26页 |
5.创设时代情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 第26-28页 |
6.试题内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 第28-29页 |
7.试题结构略微变化 | 第29-32页 |
(二)形式特点分析 | 第32-37页 |
1.图表类试题 | 第32-34页 |
2.组合类试题 | 第34-35页 |
3.比较综合类试题 | 第35页 |
4.探究类试题 | 第35-37页 |
5.开放类试题 | 第37页 |
(三)五年高考地理试题(人文地理部分)的问题 | 第37-40页 |
1.在体现地理学科“地理性”上存在不足 | 第37-38页 |
2.试题创新程度不够 | 第38-39页 |
3.没有体现乡土特色 | 第39-40页 |
四、山东高考地理试题(人文地理部分)命制趋势 | 第40-43页 |
(一)内容选取由宏观走向微观 | 第40页 |
(二)试题综合性更强 | 第40-41页 |
(三)试题更加灵活新颖 | 第41页 |
(四)注重实用性 | 第41-42页 |
(五)试题探究性更加明显 | 第42-43页 |
五、山东省地理高考自主命题的相关建议 | 第43-45页 |
(一)加大试题的创新力度 | 第43页 |
(二)实现评价方法和目标的多元化 | 第43页 |
(三)试题应更凸显学科特点 | 第43-44页 |
(四)试题命制应体现发展性 | 第44-45页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第45页 |
(二)不足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