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课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 第8-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12页 |
1.1.1 素质教育的要求 | 第8页 |
1.1.2 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8-9页 |
1.1.3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 第9-12页 |
1.2 课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1.2.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第13页 |
1.2.3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4-16页 |
1.3.1 国外关于支架式教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4-15页 |
1.3.2 国内关于支架式教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5-16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4.1 什么是支架 | 第16页 |
1.4.2 “支架式教学”的定义 | 第16-17页 |
1.5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1.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1.5.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8-20页 |
第2章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 第20-27页 |
2.1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支架类型 | 第20-24页 |
2.2 初中生物学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 第24-25页 |
2.3 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 第25-27页 |
第3章 初中生物学支架式教学实践研究 | 第27-49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27页 |
3.2 实验对象 | 第27-28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8页 |
3.4 实验教材 | 第28页 |
3.5 实验案例 | 第28-38页 |
3.5.1 《植物的呼吸作用》(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分析 | 第28-33页 |
3.5.2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分析 | 第33-37页 |
3.5.3 教学案例比较与反思 | 第37-38页 |
3.6 结果分析 | 第38-49页 |
3.6.1 课堂观察 | 第38-39页 |
3.6.2 学业成绩测试 | 第39-41页 |
3.6.3 访谈调查 | 第41-43页 |
3.6.4 调查问卷 | 第43-49页 |
第4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9-51页 |
4.1 结论 | 第49-50页 |
4.2 反思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