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缘起 | 第10-11页 |
1.1.1 当前热点问题 | 第10页 |
1.1.2 以往研究中的不足 | 第10-11页 |
1.1.3 现实之需——图画书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 第11页 |
1.2 论文的基本内容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2-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2.1.1 图画书 | 第14-15页 |
2.1.2 儿童心理理论 | 第15-16页 |
2.1.3 心智言谈 | 第16-17页 |
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7-26页 |
2.2.1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2.2.2 儿童故事类图画书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2.2.3 故事类图画书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2.2.4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问题 | 第24-26页 |
第3章 学前儿童故事类图画书中心理理论内容的分析研究 | 第26-54页 |
3.1 儿童故事类图画书心理理论内容的量化分析 | 第26-39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3.1.2 材料选取 | 第26页 |
3.1.3 研究工具与程序 | 第26-28页 |
3.1.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8-37页 |
3.1.5 研究结论 | 第37-39页 |
3.2 儿童故事类图画书中心理理论内容的具体呈现 | 第39-54页 |
3.2.1 研究目的 | 第39页 |
3.2.2 材料选取 | 第39页 |
3.2.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39-40页 |
3.2.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0-51页 |
3.2.5 研究结论 | 第51-54页 |
第4章 学前儿童故事类图画书中心理理论内容的实践研究 | 第54-68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54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54页 |
4.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54-56页 |
4.3.1 观察法 | 第55-56页 |
4.3.2 访谈法 | 第56页 |
4.4 研究程序 | 第56-59页 |
4.4.1 诊断问题 | 第56页 |
4.4.2 制定故事讲述活动方案 | 第56-57页 |
4.4.3 实施故事讲述活动方案 | 第57-59页 |
4.4.4 评价效果 | 第59页 |
4.4.5 反思 | 第59页 |
4.5 观察与访谈结果 | 第59-63页 |
4.5.1 幼儿的心理理论能力明显提高 | 第59-61页 |
4.5.2 合作教师对心理理论视角的故事讲述活动的高度认可 | 第61-63页 |
4.6 量化分析结果 | 第63-66页 |
4.6.1 方法 | 第63-64页 |
4.6.2 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4.7 研究结论 | 第66-68页 |
第5章 研究总结与教育建议 | 第68-74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68-70页 |
5.1.1 故事类图画书中心理理论内容的分布情况总结 | 第68-69页 |
5.1.2 故事类图画书中心理理论内容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 第69-70页 |
5.1.3 发展幼儿心理理论视角的故事类图画书的实践效果总结 | 第70页 |
5.2 教育建议 | 第70-74页 |
5.2.1 强化理论基础,挖掘图画书中的心理理论内容价值 | 第70-71页 |
5.2.2 引导幼儿讨论他人的心理状态,丰富幼儿心理状态术语输入 | 第71页 |
5.2.3 基于心理理论视角提升故事阅读或讲述活动质量 | 第71-74页 |
第6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研究创新之处 | 第74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附录 | 第82-104页 |
附录1:图画书被试选取标准 | 第82-86页 |
附录2:图画书心理状态术语统计总表 | 第86-90页 |
附录3:图画书中错误信念情境分析表 | 第90-101页 |
附录4:访谈提纲 | 第101-102页 |
附录5:故事讲述活动方案(选例)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