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基于CCSS调查的本科生学习性投入与学业表现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本科教育质量受到普遍关注第10-11页
        1.1.2 “学习性投入”调查为改进本科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第11页
        1.1.3 “学生中心”理念使“学业表现”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实证学习性投入和学业表现的互动关系,丰富学习性投入理论研究第11-12页
        1.2.2 从“学习性投入”视角探究学业表现的影响机制,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第12页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3 技术路线第13-14页
    1.4 研究假设第14页
    1.5 拟解决主要问题及创新之处第14-15页
        1.5.1 拟解决主要问题第14页
        1.5.2 创新之处第14-15页
2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述评第15-21页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2.1.1“学习性投入”的内涵解读第15-16页
        2.1.2“学业表现”的内涵解读第16页
    2.2 研究述评第16-21页
        2.2.1“学习性投入”的理论研究第16-17页
        2.2.2“学习性投入”的实践研究第17-18页
        2.2.3“学业表现”的评估内容研究第18-20页
        2.2.4“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0页
        2.2.5 述评小结第20-21页
3 调查工具介绍与指标遴选第21-33页
    3.1 调查工具与调查过程第21-24页
        3.1.1 CCSS调查工具介绍第21-23页
        3.1.2 C大学调查过程第23-24页
    3.2 学习性投入的指标构成第24-29页
        3.2.1 综合分析指标构成第24-26页
        3.2.2 院校诊断指标构成第26-27页
        3.2.3 学习诊断指标构成第27-29页
    3.3 学业表现指标的遴选第29-33页
        3.3.1 学业表现指标选取的主旨探讨第29页
        3.3.2 学业表现指标初步提取第29-31页
        3.3.3 学业表现指标的整合与再表征第31-33页
4 学习性投入与学业表现关系的实证探寻第33-43页
    4.1 综合分析指标与学业表现的关系第33-35页
        4.1.1 相关性探证第33-34页
        4.1.2 影响系数探寻第34-35页
    4.2 院校诊断指标与学业表现的关系第35-38页
        4.2.1 相关性探证第35-37页
        4.2.2 影响系数探寻第37-38页
    4.3 学习诊断指标与学业表现的关系第38-41页
        4.3.1 相关性探证第38-39页
        4.3.2 影响系数探寻第39-41页
    4.4 实证研究小结第41-43页
5 学业表现的学习性投入影响因素分层审读第43-48页
    5.1 知识获取层面的审读第43-44页
    5.2 能力提升表现的审读第44-45页
    5.3 素质培养表现的审读第45-46页
    5.4 学业表现的综合审读第46-48页
6 增强学习性投入提升学业表现的基本对策第48-53页
    6.1 综合把握影响机制,优化本科教育情境第48-49页
        6.1.1 完善知识获取情境,增强知识传承效果第48页
        6.1.2 搭建能力提升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48-49页
        6.1.3 探索素质培养途径,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第49页
    6.2 重点发展学习“强效指标”,提升学业表现水平第49-50页
        6.2.1 引导反思与整合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内化第49-50页
        6.2.2 完善教育支持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50页
        6.2.3 加强学习情感培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第50页
    6.3 深度挖掘学习“潜力指标”,激发学习性投入活力第50-53页
        6.3.1 丰富教学实践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第51页
        6.3.2 建设生师互动机制,优化生师互动质量第51页
        6.3.3 拓展课程外学习,提升学生发展空间第51-53页
7 结语与展望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页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