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3页 |
1.1 膳食纤维降血脂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1.1 膳食纤维的定义 | 第12-13页 |
1.1.2 膳食纤维的分类 | 第13页 |
1.1.3 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 | 第13-15页 |
1.1.4 海藻膳食纤维 | 第15-16页 |
1.1.5 海藻膳食纤维降血脂综述 | 第16-17页 |
1.2 中药降血脂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2.1 中医对高血脂的认识 | 第17页 |
1.2.2 降脂中药分类 | 第17-18页 |
1.2.3 单味中药降血脂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第20-23页 |
1.3.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3.2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 第21页 |
1.3.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海藻膳食纤维复方组分的筛选 | 第23-4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30页 |
2.2.1 高脂饲料 | 第25-26页 |
2.2.2 中药材的提取 | 第26-29页 |
2.2.3 动物实验 | 第29-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4页 |
2.3.1 各中药提取率及有效成分测定 | 第30-31页 |
2.3.2 不同组分海藻膳食纤维复方对小鼠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3 不同组分复方对小鼠 AI、肝系数以及脂体比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4 不同组分海藻膳食纤维复方对小鼠肝脏的病理学影响 | 第33-34页 |
2.4 大鼠预实验 | 第34-39页 |
2.4.1 第一次大鼠实验 | 第35-37页 |
2.4.2 第二次大鼠实验 | 第37-38页 |
2.4.3 讨论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海藻膳食纤维复方辅助降血脂体内实验研究 | 第41-5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3.2.1 决明子提取物的制备及有效成分的测定 | 第41-42页 |
3.2.2 海藻膳食纤维复方体内实验 | 第42-43页 |
3.2.3 海藻膳食纤维复方毒理实验 | 第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3.3.1 海藻膳食纤维复方对大鼠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2 海藻膳食纤维复方对大鼠肝脂水平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3 海藻膳食纤维复方对大鼠肝指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45-47页 |
3.3.4 海藻膳食纤维复方对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5 海藻膳食纤维复方毒性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3.3.6 讨论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高胆固醇细胞模型体外实验研究 | 第51-69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51-52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2-56页 |
4.2.1 细胞培养条件及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52-54页 |
4.2.2 山楂、绞股蓝、决明子对 HepG2 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4页 |
4.2.3 胆固醇造模浓度的探讨 | 第54-55页 |
4.2.4 各单方及拆方对细胞内胆固醇浓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4.2.5 数据处理 | 第5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6-68页 |
4.3.1 山楂、绞股蓝、决明子对 HepG2 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2 胆固醇造模浓度的确定 | 第57-58页 |
4.3.3 各单方及拆方对细胞内胆固醇浓度的影响 | 第58-63页 |
4.3.4 抗氧化性指标及对乙酰辅酶 A 含量 | 第63-67页 |
4.3.5 讨论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高甘油三酯细胞模型体外实验研究 | 第69-81页 |
5.1 仪器与材料 | 第69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9-70页 |
5.2.1 血清造模浓度的探讨 | 第69页 |
5.2.2 各单方、拆方及复方对细胞内各项指标的影响 | 第69-7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0-80页 |
5.3.1 血清造模浓度的确定 | 第70-71页 |
5.3.2 各单方及拆方对细胞内甘油三酯浓度的影响 | 第71-76页 |
5.3.3 抗氧化性指标及乙酰辅酶 A 含量 | 第76-79页 |
5.3.4 讨论 | 第79-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结论 | 第81-82页 |
6.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