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之情绪理解能力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1 前言第9-18页
    1.1 孤独症第9-11页
        1.1.1 孤独症的概念与诊断分类第9-10页
        1.1.2 孤独症的流行率第10页
        1.1.3 孤独症缺损成因第10-11页
    1.2 心理理论第11-12页
        1.2.1 心理理论的概念第11页
        1.2.2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缺损说第11-12页
    1.3 情绪理解第12-16页
        1.3.1 心理理论中的情绪理解第12-13页
        1.3.2 情绪理解所包含的内容第13-15页
        1.3.3 孤独症群体的情绪理解第15-16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4.1 研究目的第16页
        1.4.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第17-18页
        1.5.1 研究难点第17页
        1.5.2 研究创新之处第17-18页
2 研究方法第18-22页
    2.1 被试第18页
        2.1.1 孤独症被试第18页
        2.1.2 对照组被试第18页
    2.2 研究工具第18-19页
        2.2.1 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第18-19页
        2.2.2 面部表情照片第19页
        2.2.3 情绪理解故事配图第19页
    2.3 程序第19-22页
        2.3.1 智力测验第19-20页
        2.3.2 情绪理解任务第20-21页
        2.3.3 统计分析第21-22页
3 结果第22-39页
    3.1 各项变量间关系的预分析第22-23页
        3.1.1 被试变量对各项任务得分的影响第22-23页
        3.1.2 情绪理解4项任务间的关系第23页
    3.2 孤独症组与正常组智力测验结果比较第23-24页
    3.3 孤独症组与正常组情绪理解任务成绩比较第24-26页
        3.3.1 孤独症组与正常组情绪理解任务得分第24-25页
        3.3.2 (孤独症,正常组)×4(任务)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第25-26页
    3.4 不同年龄组情绪理解发展情况比较第26-30页
        3.4.1 年龄分组情况第26-27页
        3.4.2 孤独症组3(年龄组)×4(任务)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第27-28页
        3.4.3 正常组3(年龄组)×4(任务)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第28-30页
    3.5 四种基本情绪理解的分化情况第30-39页
        3.5.1 孤独症组和正常组四种基本情绪理解成绩第30页
        3.5.2 孤独症组3×4×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第30-32页
        3.5.3 正常组3×4×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第32-34页
        3.5.4 不同基本情绪类型理解能力的分化模式第34-39页
4 讨论第39-43页
    4.1 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比较第39-40页
    4.2 不同年龄孤独症和正常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第40页
    4.3 四种基本类型情绪的理解第40-41页
    4.4 研究展望第41-43页
5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1页
附录第51-55页
    附录1 情绪理解任务配图样例第51-52页
    附录2 情绪任务记录纸第52-53页
    附录3 智力测验计分纸第53-55页
综述第55-67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目录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马克思的人性观
下一篇:聋哑初中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