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师与学生状况论文--教师状况论文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职业化发展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导论第8-17页
    (一) 研究背景第8-11页
        1. 社会背景: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第8-9页
        2. 教育背景: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弥补家庭教育缺失”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9-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三) 核心概念第14页
        1. 农村寄宿制学校第14页
        2. 生活教师第14页
    (四)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 理论意义第14-15页
        2. 实践价值第15页
    (五) 研究对象、方法及工具第15-17页
        1. 研究对象第15-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页
        3. 研究工具第16-17页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职业化的理论基础及因素分析第17-25页
    (一) 理论基础第17-20页
        1. 教育的社会化理论第17-18页
        2. 公平理论第18-19页
        3. 需要层次理论第19页
        4.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19-20页
    (二) 因素分析第20-25页
        1. 生活教师职业化内涵第20-22页
        2. 生活教师职业化标准的因素分析第22-24页
        附图第24-25页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队伍职业化发展现状第25-34页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队伍基本样态第25-27页
        1. 生活教师的工作状态第25-26页
        2. 各地区基本配置情况第26-27页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队伍职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第27-34页
        1. 人员配置不足,结构不合理第27-28页
        2. 职业准入门槛低,人员录用较随意第28-29页
        3. 工资低、压力大、缺乏有效考核第29-31页
        4. 岗位培训少,发展受限制第31页
        5. 职业定位不明确,缺乏职业认同感第31-34页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职业化发展问题之原因分析第34-37页
    (一) 国家和地方政策上缺乏有效关注第34页
    (二) 农村教师编制持续紧张第34-35页
    (三) 财政投入不足,学校经费支出紧张第35-37页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职业化发展的推进策略第37-41页
    (一) 明确生活教师职业定位第37页
    (二) 规范生活教师选拔与录用机制第37-38页
        1. 规范人员准入标准第37-38页
        2. 优化选聘程序第38页
    (三)建立生活教师激励与考核机制第38-39页
        1. 物质激励是基础,福利激励是补充第38-39页
        2. 建立公平考核机制第39页
    (四) 完善职业培训,促进职业发展第39-41页
        1. 培训内容第39-40页
        2. 培训方式第40页
        3. 培训阶段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49页
后记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贵阳市幼儿园为例
下一篇:问题与对策:课堂教学公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