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基于生态群落视角的我国高校专业调整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目的第8页
        1.1.3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4页
        1.2.1 专业设置调整的研究第9-12页
        1.2.2 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第12-13页
        1.2.3 生态群落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4-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3 创新之处第16-17页
        1.3.4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研究的理论框架第18-2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专业建设第18页
        2.1.2 生态群落第18页
        2.1.3 专业群落第18页
        2.1.4 群落演替第18-19页
    2.2 理论分析的三个视角第19-21页
        2.2.1 功能视角第19页
        2.2.2 认识视角第19-20页
        2.2.3 组织视角第20-21页
    2.3 影响专业群落演替的因素分析第21-23页
        2.3.1 教育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因子第21页
        2.3.2 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影响因子第21-23页
    2.4 专业群落动态演替模型的构建第23-28页
        2.4.1 专业群落的选择过程第24-25页
        2.4.2 专业群落的漂变过程第25-26页
        2.4.3 专业群落的成种过程第26页
        2.4.4 专业群落的扩散过程第26-27页
        2.4.5 专业群落的退化过程第27-28页
3 专业群落动态演替的实证分析第28-38页
    3.1 数据获取的方法第28页
        3.1.1 查找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第28页
        3.1.2 查阅教育统计年鉴第28页
        3.1.3 搜索教育部网站第28页
    3.2 分学科专业演变数据分析第28-37页
        3.2.1 改革开放促使理工专业迅速发展第28-30页
        3.2.2 引进苏联高等教育制度引发高校全面改革第30-32页
        3.2.3 移植苏联专业设置模式导致专业设置细化第32-33页
        3.2.4 重组专业设置引起专业群落退化第33-34页
        3.2.5 师资流失导致专业群落漂变第34-37页
    3.3 结果讨论第37-38页
4 完善高校专业设置的建议与对策第38-41页
    4.1 重视教育生态环境的建设第38页
    4.2 加强专业群落的平衡协调第38-39页
    4.3 建立专业群落调整免疫机制第39页
    4.4 遵循专业群落发展规律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社会评价的价值冲突与协调研究
下一篇:公共外交视角下的新加坡对华教育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