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德赓历史教育思想探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9-11页 |
三、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11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历史教育思想的基础 | 第12-15页 |
第一节 生平经历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厚重的史学思想基础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历史教育的目的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对历史教育实践的思考 | 第22-36页 |
第一节 教育实践内容的处理 | 第22-25页 |
一、统筹整体,取舍有度 | 第22-24页 |
二、尊重事实,渗透情感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教育实践方法的选择 | 第25-30页 |
一、教育实践语言生动 | 第25-27页 |
二、营造和谐教育氛围 | 第27-28页 |
三、教育实践方法的运用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 第30-36页 |
一、完善教师德行 | 第30-32页 |
二、提高知识素养 | 第32-34页 |
三、增强史学研究能力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历史教育思想的特色 | 第36-40页 |
第一节 爱国主义和时代特色相结合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历史感与现实感相结合 | 第37-38页 |
第三节 言传身教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